城市道路綠化是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串聯城市綠地系統的橋梁和紐帶,也是城市建設的窗口,在凈化空氣、美化環境、防沙抗風等方面發揮著必可替代的作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城市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創造出優美的道路景觀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道路綠化的功能及意義
1、道路綠化之功能
1.1 保障交通。 合理的植物配置對車流、人流的集散以及交通的暢通有這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單調的景觀容易對長時間駕駛的司機造成視覺疲勞,誘發交通事故。植物材料本身具有觀賞價值,運用植物的這一特性進行道路配置,不僅可以有效緩解司機駕駛的不良反應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還能創造美麗和諧的自然景觀,美化城市環境。
1.2 改善城市環境。隨著城市發展的不斷加快,道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汽車尾氣、噪音以及煙塵對環境的污染日益嚴重,道路兩側利用綠色植物營造的園林景點,即可以吸收塵埃和有害氣體,美化道路環境,又可以對路基起到穩固作用,有效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城市道路綠化還可以有效緩解城市熱導作用,改善氣溫,當城市綠化率到達一定程度,夏季酷暑現象可以有明顯改觀。
1.3美化街道。根據韻律和節奏、變化和統一等方式對植物材料進行搭配種植,能夠產生各種藝術效果,紅花綠葉,樹影斑駁,與立體的臨街建筑物動靜結合,即豐富建筑物的輪廓線,又為街道增加了美感。街道的景觀直接體現了一座城市環境風貌,如果能因地制宜與當地環境相結合,選擇富有特色的植物進行配置,既美化了環境,又彰顯了城市的個性。
2、道路綠化之意義
公路環保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即公路綠化美化,這直接體現了城市公路環境的形象。在人們以往的觀念里,從來沒有認識到公路也是要進行綠化美化的,在頭腦意識里認為修路只是主要道路工程搞好,保證道路路面質量就完事。但是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機動車輛日益增加,交通污染日趨嚴重,人們才開始認識到利用道路綠化改善道路環境,已成當務之急。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國家對交通基礎設施加大了資金人力的投入,因此進一步加強了公路綠化,特別是新建高速公路的綠化工作。縣鄉公路占據大部分路網,但是其綠化工作尚未引起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因此,全面加強公路綠化建設是公路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除了城市道路要綠化外,高速公路的綠化也不容忽視。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日益提高,高速公路的綠化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對高速公路進行綠化既可以減小因道路施工給沿途自然環境造成的各種破壞,還可以對當地環境進行保護和改善,而且還能使高速公路成為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使司乘人員心情舒適,置身于優美的自然環境之中,減少因疲勞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從而提高了高速公路的使用效果,更好地發揮高速公路的各項功能。
二、道路綠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城市道路綠化建設的迅速發展,我國城市道路綠化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在不少地方道路綠化水平滯后,養護工作不到位,綠化成果難以鞏固,大大影響了城市環境的綠化。城市道路綠化養護主要存在一下問題:
1、植物的養護。城市道路綠化不僅可以美化城市,還能起到調節城市道路溫度濕度和防風的作用。但是目前道路綠化植物的養護管理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缺陷,一些養護單位只在植物種植當年澆水施肥,長勢穩定后就放任不管;行道樹任其自然生長,不及時進行修剪;對植物的病蟲害不及時治理,由于治理不方便,一般只要不危機植株的生命,就任其自生自滅。
2、綠化用地的規劃。城市綠化規劃缺乏科學合理性,有時主次干道綠色植物千篇一律,是城市道路缺乏生機和活力;有時同一條道路上種植多種植物,導致景觀凌亂,沒有形成線的效果。由于城市道路在規劃建設時用地緊張,經常出現擠占綠化用地的現象,造成道路綠地率低,部分地方缺少道路兩側綠化帶;有的地方則設計不科學,車流人流量大卻只有少量停車位,造成道路綠化人為破壞嚴重。
3、道路綠化與城市公共設施。有的城市在埋有地下管網的地段上栽植大型喬木、灌木,因根系無法伸展,使樹木長勢減弱,吸收不到所需養分而死亡;有些地方在有架空電線的下栽植香樟、高山大葉榕等大型喬木,容易產生樹線矛盾,因此不得不疏枝,影響了美化效果。
三、城市道路綠化設計及養護的建議
1.城市道路綠化設計的方法
綠化規劃分為四部分:行道樹、分車帶、中心環島、林蔭帶。在這四部分與周圍環境協調的同時,其布局與植物品種的選擇需密切配合,做到道路景色的相對統一。首先,行道樹應以四季常綠類冠大的喬木為主,夏季可遮蔭,冬季不影響日光照射。間距在5~8米為宜,在有架空線的地段,應選擇耐修剪的中等株形樹種。其次,分車帶是道路綠化建設中的重點,應結合自身寬度、所處車道性質及有無地下管線進行規劃。分車帶應以草坪和宿根花卉為主,配以小型花灌木為宜。再次,中心環島的目的是疏導交通,位于道路交叉點,要求0.7米以下的綠化高度為宜,為方便司機和行人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可采用小喬木和灌木、花、草結合的方式進行幾何圖案或變形設計。最后,林蔭帶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居民步行或游憩,可參照公園、游園等地對喬、灌、草、花等綠化材料進行合理優化配置;同時,可布置如園路、花壇、園桌、園凳等少量的園林設施。
2.城市道路綠化的養護措施
(1)設計與施工嚴格把關。設計單位在設計時要充分聽取養護單位的意見,例如綠化植物應選病蟲害少、易于成活的品種,相鄰街道的植物應選不同品種,以防止病蟲害蔓延。養護單位還應參與從植物的選擇,工程的驗收,管道的鋪設到植株埋的深淺等施工全過程。
(2)做好水肥修剪管理,防治病蟲害。綠化植物的“營養”很重要,需定期施肥,而枯枝落葉及表土層枯枝落葉是供給植物的最好肥源。灌木與地被植物都屬于淺根系植物,必須及時補充水份,用灑水車澆水容易少澆漏澆,因此有條件的道路綠地應鋪設水管。灌木的修剪最能體現道路綠化養護的水平,可以根據不同部分的植物,進行不同方式的修改,例如平臺修剪要整齊劃一,點綴的灌木可以修剪成不同形狀以增加層次感。夏季是病蟲害的高發季節,無論是行道樹還是道路綠地,病蟲害的防治都至關重要。首先要了解各種植物易染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對病蟲害做到綜合防治,預防為主。
(3)人性化管理。道路綠化為人們提供了美麗舒適的環境,因此在養護管理的時候,我們要以人為本,進行人性化管理。例如噴灑農藥時應選怎晚間或早晨行人較少時進行。綠化隔離易遭受人為踐踏,可設置警示性標語提醒市民維護綠化環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人性化管理道路綠化是今后綠化管理的方向。
四、結語
優美的城市環境,整潔的城市道路是對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第一印象,道路綠化養護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養護管理好大面積的城市道路綠化環境,是每一個園林工作者的責任,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的總結和摸索,尋找適合的措施和方法。
參考文獻:
[1] 王浩,谷康,孫新旺.道路綠地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2]陳秀梅.城市道路綠化設計探討[J].中國園林,1997,(4)
[3]尹會榮、薛孺、何三軍.淺析城市道路綠化[J].國土綠化.2004,(10)
[4]劉濱誼.城市道路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5] 李晨杰,宋園軍.淺析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