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物理是實驗學科,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實驗是物理實驗教學的特點,在物理實驗中,經常要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在處理數據時,需要進行繁瑣的數學運算,花了大量的時間,不便于在課堂上進行。而EXCEL軟件具有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和圖表功能,能進行復雜公式運算,能把數據快速準確地用圖表的方式形象直觀地描述出來,為分析物理實驗提供便捷的途徑。如新教材中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中用圖像法求加速度,還有彈力和彈簧形變間的關系實驗,電容的大小與正對面積的的關系等等都能用EXCEL軟件快速處理實驗數據,即節省了很多時間,同時用圖像直觀的顯示出了正比關系。本文選自:《光通信技術》,《光通信技術》(月刊)曾用刊名:(激光通信)1977年創刊,為專業技術性刊物。報道光通信、光纖維傳感技術在公用通信、專用通信和國防通信中的應用研究成果,包括系統與網絡、光纖光纜與器件、光通信相關技術的開發及新技術新產品介紹等,還刊登專題講座、廠商簡介、書刊評價、人物專訪、重大活動報道。
關鍵詞:信息技術,物理教學,光通信技術
新一輪的教改對物理學科來說,應突出與實驗教學的整合,如果巧妙的運用好信息技術,則可使物理教學煜煜生輝,我們可以從宏觀到微觀,從更多的角度、更多的層面,向學生提供更多的事實以及豐富的素材,發揮課改的威力,與高考真正接軌,盡全力通過物理課堂教學讓學生全面受益,幫助他們成為有創造精神和能力的人才,體現物理的學科特點,提高新課改的教學效果。
一、運用信息技術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在傳統物理教學中,要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一節課的時間非常緊張,而大部分時間都是老師在講學生被動地聽,例題講得少,作業在課堂上基本上沒時間處理。這些問題在采用了信息技術之后,輕而易舉的得到了解決。在課堂上利用Power point,節省了大量板書時間,上課更注重引導學生分析理解重點知識、關鍵詞等內容,同時還可以給學生留出自主學習。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課堂教學得到優化.還增加了課堂容量,擴大了學生的視野。
二、運用信息技術展現物理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物理知識中有很多抽象難于理解的知識,物理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提供互動式的學習環境,易于提高學習興趣,注意力能較長時間保持在興奮狀態。例如我曾在幻燈片中制作了一個簡單的課件:屏幕上出現一道習題,然后讓學生選擇答案,選擇完成后讓計算機進行判斷,答案正確了有掌聲,錯誤了給出提示。學生應用后感到很神奇,教學反饋良好,受到一致好評。再如,講到《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人造衛星》這一節內容時,由于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的了解很膚淺,但這方面的知識對學生又很有吸引力。因此,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上網收集有關知識。如:宇宙的起源、行星衛星的運行軌道、各種人造衛星的功能及運行特點等內容,分配給各個小組去收集,在課堂上讓各小組匯報各自的成果。小組之間進行探討、互相補充,開拓了學生視野,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還有很多這樣利用視頻展現的物理情景,即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真實化,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運用信息技術展示復雜物理過程,突破教學難點
物理教學中有很多復雜的物理過程,學生們無法想像出過程是怎樣的,如何讓學生建立相應的物理過程,是教學難點。物理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現出物理過程,給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的實際情景,讓學生通過觀察、聯想和想象建立起相應的過程圖景,幫助學生理解物理過程。例:“金屬導體導電的微觀景像”的教學因為沒有適當的實驗或演示讓學生觀察,因而學生無法理解其導電的本質原因。我在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制作了一個物理課件,讓導體內部的自由電子和金屬正離子通過動畫形式展示給學生,再結合課件的交互性對金屬導電的機制進行了逐步的分析。再如:我們用flash課件進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觀察周期性變化的電場與粒子運動之間的時間對應關系。真正建立起粒子旋轉與交變電場“同步”的概念。還有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過后程,渦流的形成過程等等很多過程的課件展示,使復雜的物理過程形象化、具體化,不僅突破了難點,有效地使學生接受和掌握,而且對學生嚴謹、巧妙的物理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我們對那些難以觀察到的、難以演示的實驗進行模擬,讓它成為常規實驗的補充,使實驗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及主體性得以發揮。
參考文獻
[1] 楊紹先.《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開發》,200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陳德兵.論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的整合與創新[J].物理教學探討.2009年25期
[3] 孫松偉.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課程整合的認識[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