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反傾銷指的是對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傾銷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對傾銷的外國商品除征收一般進口稅外,再增收附加稅,使其不能廉價出售,此種附加稅稱為“反傾銷稅”。文章發表在《現代企業教育》上,是畢業論文投稿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紡織品,反傾銷,反傾銷稅率
我國紡織品對美出口的強勁增長,已經引起了美國紡織企業、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的重視,并采取了有關措施。雖然特保措施的影響和沖擊迫使我國生產紡織產品的企業重回配額制時代直到2008年。但我國政府主管部門以及行業協會可以通過實行自動配額或被動配額,出口關稅等方式進行調解和應對。在2008年12月31日特保措施到期之后,成本更高但限制性更強的反傾銷措施在美國貿易保護政策中的地位將更加突出。現階段應當繼續關注并加強對傾銷與反傾銷理論和事實的研究和關注。
傾銷和反傾銷的經濟學分析
早期文獻通常把傾銷定義為國內市場間的價格歧視,這是瓦伊納(Viner,1923)在他的經典著作中所使用的概念,這個概念也被多數重要學者所沿用。
反傾銷的經濟學分析
于永達(2001)指出,反傾銷指進口國的反傾銷調查機構,依法對造成進口國產業損害的傾銷行為,采取諸如征收反傾銷稅等項措施,以求補救損害后果的法律行為。于永達、戴天宇(2004)以征收反傾銷稅為例,建立了反傾銷模型。
美國對中國紡織品征收反傾銷稅的最優稅率計算
由于目前反傾銷訴訟中反傾銷稅率的確定大多根據對本國產業的損害程度或者傾銷幅度制定,缺乏經濟學理論的支持。因此本文將建立美國紡織品貿易中最優反傾銷稅的經濟學模型,為我國政府、行業協會和紡織出口企業在處理涉及美國的紡織品反傾銷案件時提供理論支持。
最優反傾銷稅的推導
由于美國將進口的紡織產品分為紡織品(textile)和服裝(apparel)兩類,而服裝類的計量數據質量能夠更好的反映平均單價。因此使用1989-2004美國年服裝進口數量和金額對美國紡織品進口需求函數模型進行替代,以Q件數為自變量,對應變量P(平均單價)做一元線性回歸得到的進口需求函數為P=-2.81E-11Q 3.86,β=3.86,方程的擬合優度達到更好的0.816,并通過了顯著性檢驗。
在反傾銷調查和仲裁過程中,美國當局的判決結果往往更多的受到政治利益集團的影響而將全國經濟福利的最大化放在次要位置。因此,使用本公式計算的反傾銷稅最優稅率的意義主要在于為我國企業和政府機構應對美國對華紡織品出口貿易限制時,提供經濟學的理論依據。
畢業論文范文投稿須知:《現代企業教育》雜志系國家級成人教育綜合性期刊,是原國家經貿委培訓司指導性期刊.是中國企業教育研究會培訓權威指導性刊物,中國成人教育核心期刊,創辦于1984年,多年來在研究、宣傳企業教育培訓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高桂鴻.試論政府在反傾銷中的職能作用[J].生產力研究,2004
2.趙嫻.傾銷與反傾銷:理論界定與現實思考[J].中國流通經濟,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