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服務創新是科技服務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服務創新能力是影響科技服務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基于資源基礎理論,從企業網絡的角度研究了企業服務創新能力的提升路徑,并從組織學習的角度進一步分析了企業網絡能力與服務創新能力之間的影響機制。通過對219家科技服務企業進行調查,結果表明企業網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服務創新能力。同時,企業的組織學習能力越強,企業網絡能力對服務創新能力的正向影響就越明顯。
關鍵詞:服務創新能力;網絡能力;組織學習能力;科技服務企業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倡議綱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多次強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倡議,創新是解決企業生存和發展問題的重要途徑。服務創新更是服務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1]。與傳統有形產品不同的是,科技服務企業的產品具有創新性、個性化和復雜性的特點,因此,其服務創新的成功率就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P?觟ppellbu等學者提出在創新過程中,創新能力直接決定著創新的結果、企業績效和競爭優勢[2],因此,提高科技服務企業的服務創新能力,進而保證服務創新的成功率,是科技服務企業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問題。
現有對服務創新能力研究多圍繞著“是什么”和“怎么樣”兩類問題展開,如服務創新能力評價指標、制造企業服務創新能力、服務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關系等方面,鮮有針對“如何提升”服務創新能力問題展開的。現有研究中,呂煒從人力資本角度提出如何提升企業服務創新能力;Calik等提出從杠桿和資產配置角度可以提升創新能力[3]。后者率先為企業服務創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資源視角的證據,但其研究僅從資產角度展開,而企業的資源不僅局限于資產,還包括人力、信息和知識等內容。Dotzel和Shankar認為,企業服務創新能力本質上是企業獲取、重建和整合各種資源來配合或創造市場的一種革新能力[4]。除此之外,Chiesa等提出的創新過程模型也顯示,服務創新產生過程中需要各種各樣的資源,而這些資源可以通過企業所在的網絡進行獲取。資源基礎理論認為企業的各種資源可轉變成獨特的能力,這些獨特的資源與能力是企業持久競爭優勢的源泉。基于此,本文將聚焦以下研究問題:科技服務企業如何獲取各類資源,進而基于這些資源開展服務創新。如何將這些資源最大程度地轉變為企業獨特的能力。
針對上述研究問題,本文遵循“企業網絡——資源轉化——服務創新能力”的分析框架,基于內外部資源獲取和轉化視角,試圖回答“科技服務企業如何能夠獲取資源,進而構建和提高服務創新能力。”
一、理論推導及研究假設
(一)服務創新能力
服務創新的研究起始于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中的創新理論,因此,國外學者對服務創新的概念界定主要基于熊彼特的觀點。服務創新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講,服務創新包括與服務相關的所有的創新行為,即與服務本身、組織、市場和技術等相關的各種創新活動;狹義上講,服務創新僅指服務行為的創新[5-7]。本文中的服務創新主要針對的是發生在科技服務企業的廣義的服務創新,其定義為:科技服務企業開發新服務或持續改善現有服務有關的活動和過程,包括新服務開發、組織和市場創新等內容。Hogan和Eyup基于能力理論、資源理論和創新理論對專業服務企業的服務創新能力進行了定義:企業運用綜合性的知識、技能和資源開展與新產品、新服務過程、新服務或者新管理活動、新市場或者新工作組織體系相關的創新性活動的能力,這些都是為了企業或者股東創造新的價值[8]。現有文獻主要從三個視角對服務創新能力展開研究: (1)服務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 (2)基于資源配置視角,探討資產等企業資源對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主要側重于企業經營過程中如何配置現有資源,以便于企業開展服務創新; (3)服務創新能力對企業其他方面的影響,如企業績效[9]和顧客管理[10],鮮有研究哪些因素會影響服務創新能力。Barlatier等指出,服務創新能力強的企業開展的服務創新活動往往更有效,成功率更高[11-14]。
(二)資源獲取和轉化
Porter指出,資源是那些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競爭的一系列屬性組合,是企業價值的基礎。Barney認為資源包括企業所控制的資產、能力、組織流程、企業特性、信息、知識等[15]。由創新過程模型可知,無論哪種創新,在其進行過程中,創新主體都需要不斷地從外界獲取資源,能否有效地獲取足夠的資源并合理地加以利用,成為創新成敗的關鍵。服務創新也遵從這個規律。根據資源基礎理論,企業在競爭環境中保持獨特和持續的優勢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與企業是否具有異質性資源有關。因此,可以從資源的視角探討如何提高企業服務創新能力。從動態角度來看,企業應該先獲取服務創新所需的資源,然后在企業內部進行轉化利用,從而應用在企業服務創新過程中。根據Hogan和Eyup對服務創新能力的定義可知,企業運用資源進行服務創新的能力就是企業的服務創新能力。服務創新所需的資源有些是企業自身所具備的,有些則來自企業外部網絡環境。企業網絡理論認為企業可以通過網絡內的聯結獲取所需的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源[16-17]。因此,企業可以從網絡中獲取那些具有異質性、能夠提升企業服務創新能力的資源,并最終整合為企業自身的資源。從企業層面來講,企業如何開始、管理、使用和終止與外部伙伴的關系,并利用網絡中的資源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生存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的核心能力,這種能力稱為網絡能力(Network Competence)[18-19]。Ritter等學者指出,網絡能力決定了企業是否能有效地利用從外部獲取不同信息、資源與知識以達成企業的倡議性目標[20-21]。有研究表明,企業通過網絡獲取創新所需資源的能力越強,其獲取的資源越能夠滿足創新的需要,進而保證創新的成功[22]。本文認為:網絡能力就是企業管理各種網絡關系和結構,以獲取企業網絡中資源的程度和水平。創新要求企業在創新過程中必須具備足夠的資源以保證創新過程的正常運作,保證創新內容安排的正確執行,提高企業服務創新能力。科技服務企業的產品主要包括科學研究、專業技術服務、技術推廣、科技信息交流、科技培訓、技術咨詢、技術孵化、技術市場、知識產權服務、科技評估和科技鑒證等活動。這些活動的特點就是專業性強、個性化強和創新性強。因此,科技服務企業服務創新過程中所需要的資源必然是多樣化的、高價值的、稀少的、不易被模仿或替代的,并且能夠保證企業在競爭中具有比較競爭優勢。這些資源不僅需要企業自身條件的基礎,還需要通過高效管理所處的網絡環境而去獲取,這就是網絡能力的體現。網絡能力越強的公司,其能夠為企業提供的信息和資源就更加多樣化和高價值,這些資源更有利于企業服務創新能力的提升。
推薦閱讀:上海市科技情報專業高級職稱評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