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隨著質量檢驗、工程建筑、無損檢測等領域對電子報告的不斷應用,對于綜合檢測機構和第三方檢測企業來說,如何提升報告出具效能、增加移動智能化應用場景、實現數據智能填報,以及提供安全防偽和報告價值分析與利用是他們所關注的內容。本文將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從總體方案、系統架構與功能設計三方面來說明該平臺的實現思路,并結合電梯檢測報告的實際應用來闡述其在云端化、智能化、自動化、移動化和價值化等方面的創新理念。
關鍵詞 電子報告;大數據;人工智能;SaaS服務

1 電子報告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當前,我國在質量檢驗、建筑工程、特種設備、無損檢測、環保、電力、衛生疾控、計量、交通、橋梁、航空、輕工、環境和水質檢測等領域都會出具各式各樣的檢驗檢測報告。早期的報告出具方式一般是檢驗人員到達檢驗現場后,在紙質報告記錄上手工填寫各項檢測結果和結論,有時甚至還要計算校核檢測結果,并繪制相應的圖形示意圖。待現場檢測完成后,還要利用Word和Excel等應用軟件編制報告內容,通過線下審批流轉后,最終打印出報告并寄送給客戶。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整個報告的出具過程是既耗時又耗力的,而后來隨著行業信息化系統的普及,針對某些特定行業也涌現出了一些檢驗檢測報告應用平臺,雖然從技術上實現了報告的電子化存儲和報告簽章防偽,也在業務上對報告的出具過程進行了規范化管理,但是對于檢測機構和第三方檢測企業來說,在電子報告的出具效能、移動化智能化應用場景、物聯網數據自動采集、檢驗結果智能評判、檢驗報告防偽驗證,以及對多年積累的報告大數據進行價值分析、風險預警、檢測質量評價等方面都還無法滿足應用要求。
近幾年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微服務等先進技術和理念的出現,加之各省政府也在大力推行“萬企上云”,并利用數字化與智能化來賦能各行業領域以獲得新的活力。未來能夠為各領域檢測機構與第三方企業專門提供電子報告的云端化、智能化、自動化、移動化和價值化等能力的云SaaS平臺將會孕育而生。該類平臺需具備萬企上云的服務能力,同時也為不同領域的檢測機構和第三方企業提供統一的入駐服務,企業用戶可在該平臺上共享和使用同行業領域的報告模板,快速移動化出具各類檢測報告,個性化定制化報告出具流程,智能采集物聯終端數據完成填報,自動化計算檢測結果和檢測結論,同時也可在平臺上驗證報告的真偽,并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分析出報告中有用的數據,形成出各類價值報告推送給用戶,以輔助其降低人員成本、提升檢測質量和工作效能、發揮指導決策作用、提高企業整體服務水平[1]。
2 電子報告云平臺的實現
2.1 總體方案
為實現上述云平臺,我們可利用云基礎設施和分布式服務框架來構建出一個基礎運行環境;采用ETL和實時消息服務實現與物聯網、智能終端和第三方應用的數據采集與交換;借助大數據的存儲、處理、分析及運算能力提供出報告的自動生成、智能填報、智能繪圖、自動運算和智能評判等能力;應用電子簽章與二維碼技術實現電子報告的真偽驗證;通過人工智能與GIS實現對檢驗人員的現場簽到、人臉識別及人臉比對能力;結合報告機器人和機器學習的能力來挖掘和分析出報告中的核心價值數據及其關聯關系,最終以各種圖表、報告報表、圖譜分析、多維展示和風險預警等可視化手段呈現給用戶。
2.2 系統架構
電子報告云平臺主要可分為四層結構,最底層為云基礎設施層,它主要利用現有的云計算、云存儲、云安全和分布式微服務技術搭建起云報告服務的底層環境,同時對云資源和云服務提供遠程監控與運維服務管理能力,便于其在大并發訪問場景下,可靈活實施平臺的管控能力,諸如:服務路由、流量控制、調用跟蹤、服務升降級、集群容錯和服務治理等。
在數據支撐層,主要利用數據采集交換技術來實現與物聯網、智能終端以及第三方應用的數據集成,通過對數據的清洗和轉換后統一歸集到海量報告數據存儲中,借助報告數據處理引擎實現對非結構化數據到結構化數據的標準轉換與存儲,同時提供報告的自動生成、智能填報、自動運算、智能評判和防偽驗證等能力。依據報告安全訪問控制來對報告編制、審核、校準、審批和簽章等關鍵環節的人員及報告內容讀寫訪問進行相應的授權控制,以防止非法用戶訪問。然后通過報告整合分析組件對已結構化的報告數據進行重新篩選、整理和組合,找出其中的關聯關系并形成新的可分析的中間數據。之后再采用報告機器人和機器學習等技術挖掘和分析出報告中的價值數據,利用數據模型對那些存在數字孿生關系的數據進行自動甄選和過濾,最終運算形成有用的價值報告和關系圖譜,最后以各種形式的報告圖表、多維展示和預警提醒等可視化手段進行結果展示。
在平臺服務層,主要為各領域的檢測機構和企業提供入駐服務和企業中心等能力,幫助其管理好自己的報告模板、組織成員、報告流程、授權控制和數據模型。企業可在線設計自己的報告模板,也可從同行業領域的模板云市場中快速下載和發布出自己的報告模板。平臺允許入駐的企業針對不同的報告模板自由定制相應的報告流程和進行相應的訪問授權。企業的檢測人員和報告審核人員可利用智能填報、自動運算、智能繪圖和智能評判等服務能力快速完成檢測報告的移動化出具能力,審核人員也可利用智能注腳對存在問題的報告內容進行語音批注,報告校準人員可自動播放并翻譯審核人員的批注內容并進行內容校正工作。平臺也能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各種報告統計分析的圖表展示,便于其管理和分析本企業電子報告的出具情況。
在數據展示層,企業的檢測人員和報告審核人可通過PC瀏覽器或移動應用小程序來完成報告的出具與流轉。企業管理者可從時間、人員、地域、業務、報告種類等不同維度進行數據比對和統計分析。同時也能借助平臺的圖譜分析能力來展示出各類報告數據之間的關聯關系,通過對報告關鍵數據的分析,可以有效識別出檢測質量中的風險與隱患,并推送相應的通知提醒給企業管理者進行風控與防范。此外,平臺還能有針對性地為企業生成具有決策指導作用的各類價值報告。
推薦閱讀:研究智能云計算論文發哪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