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國現狀城市公路規劃的現狀,提出了做好城市公路規劃的幾個原則,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城市;公路;規劃;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ity road planning in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several principles of doing city road planning well,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city; highway; planning;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中小城市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當前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日益增強的時期,引起了多式聯運與綜合物流服務需求的大幅度增加,而以交通運輸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起著基礎作用、關鍵作用和推動作用,這時,公路規劃工作則顯得尤為突出。
就城鎮體系而言,一般的原則是大中小城市相結合。中小城市作為一個國家構成的基本單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其發展、一體化程度勢必影響著整個城市體系的發展。公路網規劃是公路建設科學管理大系統中決策系統的重要環節,是在未來一定年限內選擇建設項目的主要依據,可有效地防止建設決策、建設布局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本人就中小城市的公路規劃談幾點看法。
1 公路網規劃要為交通一體化的實現夯實基礎
統一管理、運營,集中運輸、共同配送、準確性、可靠性、靈活性高的交通一體化是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前提和基礎。在新形勢下,要加快交通發展,就要突破行政區域界線,拓展發展空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那么公路建設的前期工作——公路規劃,就理應首先做到聯合規劃,合理布局,解決思想觀念問題,實現觀念一體化,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交通一體化。同樣,中小城市的公路網規劃,不能只局限于在本區域范圍內搞規劃,在本轄區的地圖上畫藍圖,而是需要走出去,了解周圍各市、區、縣的規劃,熟悉周圍區域近期或中期內交通發展的進程、速度與重點,相互對比、相互滲透,以做到
相互聯通。要規劃好一個公路網絡,還要突破行業性質,與其他部門、產業相聯系。公路運輸屬服務性行業,只有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了解相關行業的政策、信息才能做好服務。因此,公路規劃工作必須做到全面了解生產部門、流通部門乃至國土、城建、水利、電力等相關部門的規劃,才能全面科學的做好規劃工作,也才能形成一體。在規劃上做到路通了,便有了實現的前提,有了硬件環境,那么將來在政策、市場管理、信息等方面的軟件環境建立完善后,整個區域交通將形成一個迅速便捷、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這時候,經濟如何不發展,國力怎能不增強。
2 公路網規劃必須貫徹黨和國家確定的倡議方針,必須符合國家大環境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遠景目標的要求
國家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是一個時期內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共同奮斗的目標,一切工作都應以此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公路建設屬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涉及區域廣,直接影響著經濟發展的速度。那么建設項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無形中就把路網規劃工作推上了重要的位置。公路網的規劃必須服務于經濟發展,服從于經濟發展,按發展規律辦事。我國的經濟發展目標分階段、按步驟,那么公路建設規劃則應適應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可適度超前,但不可盲目投資,造成資源浪費;可適應需求,但不可保守落后,造成經濟瓶頸。這就要求客觀、科學地分析社會要求、經濟要求及其發展方向,正確推斷未來的交通組成及交通流量,有階段、有層次地逐步實現公路網絡規劃,以適應國家按社會發展規律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的要求。另外,公路網絡規劃,還必須遵循國家制定的公路網規劃編制辦法的要求,局部規劃符合總體規劃,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細化本城市的公路網絡,使其達到功能完備、布局合理,使公路網規劃寓于社會經濟發展之中,寓于綜合運輸體系之中。
3 公路規劃應適應本城市的發展特點,規劃出特色
就規劃體系而言,既有宏觀,又有微觀,兩者之間又存在中觀系統;既有綜合性,又有專業性,公路網規劃是一個專業性規劃,可也離不開其它各個領域。作為中小城市而言,由于區域面積有限,地理位置不同,支柱產業不同,經濟發展的重點也不同。因此,公路網規劃要適應經濟發展特點,形成特色。存在城鄉二元結構的現代化不是合格的現代化,鄉鄉差別不斷擴大的小康也不是全面的小康。那么如何使這些差別不斷縮小,則應使信息、交通、政策先行一體。“要想富、先修路”早已成為農民的口頭禪,而公路規劃在適應發達地區經濟發展速度的同時,應著重顧及經濟欠發達的鄉鎮,用公路把經濟水平相差較大的鄉鎮連通,與城市連通,以公路的便捷、暢通帶動沿線經濟的發展,為實現一體化經濟創造良好的道路條件。小區域內經濟形成了合力,達成了一體,那么整個區域經濟必將跨上新臺階。
由于生產力水平的不斷增強,重型車輛急劇增長,在生產企業密集地區,重型車輛的比重幾乎達到了交通總量的70%~80%,這種情形帶來的現象是,坐著小車在公路上行駛有一種壓抑感,不安全感,而且小車性能無法體現,降低了車速。不同性質的交通相互干擾,不僅造成了道路運輸效率低下,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車輛尾氣和噪聲污染等環境問題以及交通安全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若條件允許,可考慮使大型車與小型車分道行駛,平行建成兩條公路,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一種公路儲備。由于經濟發展速度快,車流量大,必然影響道路的使用壽命,而公路大修將會給沿線經濟發展帶來困擾,而這時由于平行公路的存在,則很好地解決了通行問題,免去了尋找和修建繞道的苦惱。當然,這種做法顯然有所浪費,但可從公路等級和技術參數上分重型車道與小型車道分別考慮,在保證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公路建設成本。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環境、生態的認識逐步提高,公路建設也由原來單一的功能化向多元化轉變,建成了暢、潔、綠、美的生態路。對于一個旅游資源豐富的城市而言,交通的便利與否將直接影響著旅游業的興旺,那么公路是否將城市與景點連通就可以了呢?答案很肯定:不是。首先在公路規劃時應考慮景點之間的相互連通,形成一個“旅游圈”,讓游人在對前一個景點留戀忘返之際,對下一處景觀充滿渴望;其次,公路應建成與景觀相協調的“旅游路”、“生態路”,或有生機,或寧靜深遠,或復雜多變,讓游人在旅途中就能感受到與景點相協調的氣息,給游人的旅途生活增添好的心情。這時
的公路已不僅僅是條公路了,由于規劃的好,建設的好,給游人帶來的是歡樂,是贊美,給城市帶來的是效益、是發展、是開放。
放眼未來的交通,“智能管理、規范運作、高效快捷、協調發展”將是總目標,“完善、提高、生態”將為主旋律。在服從國家總體路網規劃的前提下,中小城市的公路規劃做了到全面的分析、科學的布局,實現了市內經濟干線高等化、縣鄉公路等級化、客運便捷化、貨運物流化、綜合運輸管理智能化交通運輸網絡后,全國將形成以大城市為中心的“大輻射狀路網”和以中小城市為中心的“小輻射狀路網”相匹配的、結構科學、密度適度、功能完備、作用充分的完善的路網結構,將形成社會化、專業化、集約化公用運輸為主體的運輸網絡,客暢其行、車暢其馳、物暢其流。作為基礎設施的交通網絡形成后,將為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優越的道路運輸環境,加快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步伐,為實現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遠景目標發揮先行、保障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沈隼,陸旭明.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關鍵部位的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08.
[2]劉曉陽. 對公路路基施工相關技術和方法的探討[J].山西交通科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