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什么是自動化倉庫呢?這種模式的建立有何影響及意義呢?目前的科技管理技術又有哪些新的技巧及發展呢?本文通過對自動化倉庫的規劃設計和采購等各個方面做了相應的介紹。本文選自:《自動化應用》,《自動化應用》雜志是由國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辦,1960年創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每月25日出版,在國內外自動化類雜志中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實用性技術雜志。以自動化科技前沿技術為基礎,主要報道系統工程應用技術。讀者對象電廠、煤礦、水廠、冶金、造紙、機械、石化、化工、紡織、建材等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高校師生。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摘要:自動化立體倉庫,是物流倉儲中出現的新概念。利用立體倉庫設備可實現倉庫高層合理化,存取自動化,操作簡便化;自動化立體倉庫,是當前技術水平較高的形式。自動化立體倉庫的主體由貨架,巷道式堆垛起重機、入(出)庫工作臺和自動運進(出)及操作控制系統組成。貨架是鋼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物或結構體,貨架內是標準尺寸的貨位空間,巷道堆垛起重機穿行于貨架之間的巷道中,完成存、取貨的工作。管理上采用計算機及條形碼技術。
關鍵詞:自動化倉庫,科技管理,技術發展
倉庫的形式需要在調查入庫貨物品種的基礎上確定。一般都采用單元貨格式倉庫,如果存儲的貨物品種單一或很少,而且貨物批量較大,可以采用重力式貨架或者其他形式的貫通式倉庫。根據出入庫的工藝要求(整單元或零散出入庫)來決定是否需要堆垛揀選作業,如果需要揀選作業,再確定揀選作業的方式。
自動化立體倉庫具有節約占地、提高儲存效率、提高倉庫管理的實時性及準確性等諸多優點,在我國已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通常,自動化倉庫的規劃設計和采購需注意以下原則。
設計原則
自動化倉庫系統的設計一般需遵循以下原則:
1.系統高性能、低造價(高性價比);
2.盡量使用簡單合適的設備,使用設備最少,簡化整個物流系統;
3.物品處理次數最少,整體運行效率最高;
4.充分考慮人員和系統的安全;
5.無人化程度高,盡量減少人工干預;
6.滿足國家和行業有關標準,盡量采用標準的零部件和系統;
7.操作、維護簡便;
8.降低使用和維護成本;
9.系統集成商較高的服務質量;
10.系統靈活性高,易于改進、擴充和升級。
近些年來,對于降低能耗、環保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明顯。
為了獲得最優化的設計方案,設計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對用戶方需求的深入了解,在方案設計時進行取舍,對相關的原則進行修正和補充。
主要性能參數
1 庫存容量
自動化倉庫的容量包括所有需儲存和暫存在該立體倉庫中的物品總量或托盤單元總量。
2 系統工作能力
自動化倉庫物流系統出庫、入庫和操作的能力。
3 信息處理
自動化倉庫信息處理的能力,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查詢、通信,甚至業務信息處理等方面的能力。
4 周邊物流處理
包括如何將貨物卸車、檢驗、組盤、進行運送到高層貨架的巷道口;貨物從高層貨架取出后拆盤、合并、揀選、搬運、裝車等處理。
5 人機銜接能力
操作人員與自動化物流系統的銜接、人機界面、信息錄入、檢驗不合格品的處理、進入自動搬運線等。
規劃設計步驟
自動化倉庫的規劃設計一般需經過如下環節:
1.需求分析:對用戶方提出的要求和數據進行歸納、分析、整理,確定設計目標和設計標準,并對工作的可行性、時間進度、組織措施及影響設計的其他因素等進行分析。
2.確定物料的存儲單元形式及規格:根據調查和統計結果,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確定合理的單元形式及規格。這一步驟是以下環節設計和實施的基礎。
3.確定自動化倉庫的形式、作業方式和機械設備參數:倉庫的形式有很多種,大多采用單元貨格形式。根據工藝要求確定作業方式,選擇或設計合適的物流搬運設備,并確定其參數。
4.建立模型:確定各物流設備的數量、尺寸、安放位置、運行范圍等倉庫內的布置以及相互間的銜接。
5.確定工藝流程,對倉庫系統工作能力進行仿真計算:確定倉庫存取模式、入出庫等工藝流程。通過物流仿真軟件或一般計算,得出物流系統作業周期和能力的數據。
根據仿真計算的結果,調整各有關參數和配置(重復第2~5步),直到滿足要求為止。
6.確定控制方式和倉庫管理方式:控制方式有多種,主要是根據設備選擇合理的方式,并滿足用戶方的需求。一般是通過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倉庫管理,確定涉及哪些業務部門、計算機網絡及數據處理的方式、相互之間的接口和操作等。
7.確定自動化系統的技術參數和配置:根據設計確定自動化設備的配置和技術參數,如選擇什么樣的計算機、控制器等。
8.確定邊界條件:明確有關各方的工作范圍,工作界面以及界面問的銜接。
9.提出對土建及公用工程的要求:提出對基礎承載、動力供電、照明、通風采暖、給排水、報警、溫濕度、潔凈度等方面的要求。
10.形成完整的系統技術方案:考慮其他各種有關因素,與買方討論,綜合調整方案,最后形成切實可行的初步技術方案。
采購要求
在進行物流系統及設備的采購時,用戶方應注意以下因素:
1.功能要求:入庫、出庫、搬運、信息處理、人員操作維護等。
2.自動化程度的要求:手動、半自動、全自動等。
3.輔助要求:視頻監視、溫濕度測控、門禁、人工搬運車輛等。
4.系統工作范圍和采購范圍:為完成立體倉庫的采購,買賣雙方一定要簽訂合同,明確雙方的工作范圍,明確供應商的供貨范圍。
5.邊界條件:場地條件(長、寬、高等)、供電、地面基礎等。
6.工期要求:從采購者的心理來講工期越短越好,但事情往往要有個過程,況且是多專業、多工種、具有一定規模的立體倉庫。簽合同以后要經歷設計、采購、制造、加工、組裝、控制及管理等軟件的開發、檢驗、包裝、運輸、現場安裝、調試、驗收和培訓等多個環節,時間太短難以保證較高的質量。
7.服務要求:售前、售中、售后服務項目,培訓、保修、系統升級問題、服務響應時間等。
此外,還應注意:不要過分追求單臺(種)設備的高性能,而忽視了整體系統的性能;各種要求應適當,關鍵是要滿足自己的使用要求,要求太低滿足不了使用需要,過高的要求將可能使系統造價過高、可靠性降低、實施困難、維護不便或靈活性降低;工期的確定應實事求是,工期過短可能會造成系統質量下降,或不可能按期交工;系統日常維護十分重要,能使系統在良好的狀態下工作,延長系統使用壽命,還應注意及時發現故障隱患。同時,為使自動化立體倉庫達到最佳應用狀態,需要培養高素質的管理和維護人才,并設立相應的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