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我們應該怎樣去加強武術教學管理制度,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是正確的呢?應該怎樣正確的去學習武術教育呢?傳統的武術教學模式應該怎樣去加強處理呢?《體育科學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84年,是由集美大學主辦,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主要反映我校體育教學和科研的最新科研成果。也發表國內體育科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具有教高學術水平的研究成果。昆在促進我國體育科學的學術交流、促進體育科學的繁榮和發展。力求報道能代表我國體育科學研究學科前沿和動態水平的學術文章,力求體現我國體育教學與研究的制高點。
摘要:優秀的文化應該屬于世界,被世界人民分享。武術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體育項目,至今還沒有被列入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作為高校武術教育應面向世界,加強武術的普及與推廣工作。學校教育是武術發展的重要陣地。縱觀日本的柔道和空手道,韓國的跆拳道民族體育項目,它們的傳播都是先通過學校教育的普及與推廣,逐步滲透至社會層面,最終成為世界人民共享的體育文化財富。大學生是祖國未來建設的主力軍,人群龐大,具有較高的道德、文化素養,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力量,因此,普通高校武術教育不僅要從技術層面普及與推廣武術,而且要教育大學生在武術的國際化發展、推廣武術文化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武術教育,教學技巧,教學發展
一、前言
正確認識武術教育的價值功能事關普通高校武術教育的發展方向。武術教育伴隨時代的變遷而發展變化,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發展目標。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武術教育能為實現中國夢增強文化軟實力,在多元化的信息時代,普通高校武術教育價值功能的研究應放眼于全人類的高度,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態勢,高校武術教育的價值功能要承載世界范圍內的普及與推廣、文化的傳承、保衛國家利益、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高于體育本身。
青年一代,事關國家未來興衰,高校人口數量龐大,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在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大發展的新時期,武術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體育項目,要迎合國家、社會的需要,正確定位高校武術教育應承載的主要功能,面向世界,構建超越體育本身固有的健身功能大教育觀,即注重武術的文化教育;面向世界,普及與推廣武術的使命感;武術文化與世界優秀文化相融合,傳承武術文化,與世界人民共享、共發展;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弘揚民族精神,使高校武術教育能更好的體現出多元的社會化價值。
二、堅持高校武術教育的正確價值導向
武術源于中國,源遠流長,它是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中孕育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明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武術之所以能經久不衰,有驚人的生命力,不僅僅是因為武術具有強身健體和技擊價值,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武術的文化魅力。主要體現在禮儀、武德、和諧,“未曾學藝先學禮, 未曾習武先明德”。古代時,要想學習武術首先要學禮儀,在現代,武術界的“抱拳禮”依然體現著武術以禮為先的文化特性。禮儀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要尊師重道,構建公正、正義、公道的道德準則。武德是在傳統倫理道德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不僅僅對習武者有制約機制,更重要的是通過習武的錘煉過程,培養大學生遵紀守法、奮發進取、勇敢頑強、心胸寬闊、不怕困難、敢于競爭、勇于奉獻等良好的修養,能以寬厚的德行看待世界。加強他們以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為己任的責任心和民族自豪感。“和諧”觀的構建是武術追求的又一境界。自我身心和諧、人際間和諧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和諧”觀能引領大學生珍愛生命,提高生命價值、而不僅限于生活質量,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因此,普通高校武術教育要改變以往的以傳習技能為主的教育模式,注重文化教育。
	
武術在中國道教、佛教、儒家思想傳統文化的影響下,融合了哲學、倫理學美學、中醫學、兵法等,具有獨特的文化形式。隨著世界經濟、文化的全球化發展,在新時期世界文化交流,優秀文化共享的背景下,武術技能和文化傳承教育相結合是當今高校武術教育的發展方向。這對于大學生強化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正能量,內化人格魅力,構建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世界文化發展中,各國文化共同發展,也相互沖撞。武術不僅具有民族性,而且與世界上任何體育項目一樣,具有世界性,武術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對立統一,不可分割的,武術文化的傳承離不開世界性,要讓世界人民了解和接受中國武術,了解武術文化魅力,就必須處理好武術文化與世界文化之間的關系,把握世界人民的文化需求,符合世界文化發展方向,融合國外優秀文化。高校武術教育要注重對大學生在中國武術文化與世界優秀民族文化方面的教育,使他們獲得全面、豐富的知識,有利于與世界人民溝通、相互學習與交流,有利于武術文化的傳承。
中國傳統社會中,由于家庭本位和國家一體制,群體價值高于個體價值,家庭、國家高于個體的絕對價值,使中國文化形成了群體本位價值觀。這種傳統觀念對武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習武者展現出的是一種民族精神氣概,不計較個人得失,維護國家和集體利益、團結和諧的民族向心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需求也隨之提高,不僅要得到一定的物質需求,而且還需要得到一定的精神滿足,不可避免會使一些人價值觀迷失,信仰偏差,喪失了正確的理想和信念,物質、欲望、金錢沖昏了頭腦,拜金主義、實用主義、功利主義吞噬著他們的心靈。高校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不穩定階段,更易于導致價值取向的扭曲,迷失正確的人生發展方向,目前高校存在著部分大學生追求實惠,貪圖享樂,以個人利益為重,不關心國家發展,以自我為中心,嚴于批評別人,不善于反思自己的現象。在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各國間競爭激烈的國際形勢下,中國作為發展中的大國,正處在突飛猛進的快速發展時期,在世界舞臺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發展建設的重要力量,肩負著非常重要的任務。武術“內外兼修”的獨特性,不僅自身具備健身、技擊價值,它滲透著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中包括以國家利益為重,國家利益超越個人利益,民族積極奮進的精神價值觀,因此,高校要通過武術教育,構建學生積極向上的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教育他們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精神,并世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