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選擇市面上常用的不同規格仿棉面料和純棉面料,在實驗室條件下對強伸度、頂破性、耐磨性等力學指標,抗皺、抗起毛起球、懸垂性等外觀保持性指標,和透氣性、透濕性、保暖性等舒適性指標分別進行了測試,并運用模糊相似優先比方法對其相似程度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仿棉面料在力學、外觀保持性方面優于純棉面料,在透濕性上與純棉面料相當,在透氣性、保暖性等方面則不如純棉面料;針織仿棉面料在透氣性和透濕性方面有優勢,機織仿棉面料則在保暖性方面表現更好;利用模糊相似優先比方法可對仿棉面料與純棉面料的相似度做出量化評價,對仿棉服裝面料的選擇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仿棉面料;模糊相似優先比;服用性能;評價
	
《服飾導刊》(季刊)創刊于2012年,是由武漢紡織大學主管、主辦的服飾類專業學術期刊。
隨著人們對服裝穿著舒適性要求的不斷提高,純棉紡織品因其所具有的吸濕性、保暖性好,手感柔軟等優點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但在穿著和洗滌過程中也容易出現起皺、縮水、不耐磨等問題,使得其服用性能大打折扣,同時由于棉纖維原料種植資源有限,“糧棉爭地”問題也屢屢出現。為解決這一矛盾,近年來,以我國“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超仿棉聚酯纖維及其紡織品產業化技術開發”項目為引領,利用新型差別化聚酯、聚酰胺纖維開發的仿棉面料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7]鑒于此,本文選取目前市面上常見的不同規格仿棉面料分別進行力學、外觀保持性和舒適性等項目的測試,并模糊相似優先比方法對其相似度進行評價,優選出綜合性能較好的面料,以期為仿棉面料服裝的設計與開發提供一定的參考。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材料
國內外仿棉技術的研究多集中于以化纖為主要原料的仿棉纖維開發方面,從早期使用滌綸短纖維來模擬棉織物的外觀和手感,到如今通過開發異形截面、超細、高收縮、多成分共聚等差別化改性纖維,以及在織造、染整等過程中運用新技術生產出性能達到或超過棉織物的“仿棉”、“超仿棉”產品。[8]從產品原料上來看,強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即利用廢棄的塑料制品再生產,從而實現資源的重復循環利用,常見的仿棉面料多采用聚酯、錦綸和粘纖等為主要成分。實驗選取市場上7種常用的針織和3種機織仿棉面料,以及1種純棉面料作為對比試樣,共計11種面料,其基本規格如表1所示。
1.2 實驗方案
為找出仿棉面料和純棉面料之間的差異,選取織物服用性能中關注度較大的力學、外觀保持性和舒適性等實驗項目進行測試,具體方案如表2所示。所有試樣在測試前均置于GB/T 6529-2008規定的相對濕度為65%€?%、溫度為20 ℃€? ℃的標準大氣環境中,至少進行12h以上的調濕。
2 服用性能分析
2.1 力學性能
力學性能包括強伸度、頂破性能和耐磨性能。其中強伸度的衡量參數選取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條樣法),頂破性能以頂破強力(鋼球法)為指標,耐磨性以耐磨指數(馬丁代爾法)為判斷依據,最終實驗結果如圖1~圖3所示。
在強伸度、頂破性和耐磨性等力學性能方面,測試數值越大,表明該項性能越好。由于加入了不同比例的氨綸,從測試結果不難看出,2#~7#面料的斷裂伸長率明顯高于其它試樣。而總體上來說,不論是針織物還是機織物,10種仿棉面料(1#~10#)的力學性能均優于純棉織物(11#),這與滌綸、錦綸等纖維原料所固有的優異力學性質有很大關系。
2.2 外觀保持性能
外觀保持性能包括抗皺性、起毛起球性和懸垂性測試等項目,其中衡量抗皺性的指標為急彈和緩彈折痕回復角,其數值越大,織物越不容易起皺;衡量起毛起球性能的指標為測試等級:5級最好,1級最差,由于組織結構不同,同種原料紗線織成的機織物該項性能要普遍好于針織物;懸垂性的衡量指標則為懸垂系數,其數值越小,懸垂性越好,類似地,同等條件下針織物懸垂性一般優于機織物。最終實驗結果如圖4~圖6所示。
由測試結果可以看出,10種仿棉面料(1#~10#)的急彈和緩彈總折痕回復角明顯大于純棉織物, 8#斜紋機織面料的抗皺性能最好;3種機織物(8#、9#、10#)的抗起毛起球等級均高于針織物,且所有試樣都要比純棉針織物好;7種針織面料懸垂系數均低于30%,接近或優于純棉織物,屬于手感柔軟的面料??傮w上,仿棉面料在抗皺性、抗起毛起球性和懸垂性等方面的性能均好于純棉面料(11#)。
2.3 舒適性
舒適性能包括透氣性、透濕性和保暖性測試等項目,其中衡量透氣性的指標為透氣率,其數值越大透氣性越好;衡量透濕性的指標為透濕量(吸濕法),其數值越大透濕性越好;在衡量保暖性的指標中較為可靠的是熱阻克羅值,其數值越大,保暖性越好。最終實驗結果如圖7~圖9所示。
由測試結果可看出,仿棉面料透氣性普遍比純棉面料要差;在透濕性方面只有5#和7#試樣稍差,其余試樣基本和純棉面料相當;而在保暖性方面,除2#和9#試樣外,仿棉面料均不如純棉面料。
3 相似度評價
為了評價仿棉面料與純棉面料的相似程度,選用模糊相似優先比方法(Fuzzy Similarity Priority Ratio Method)對實驗用仿棉面料試樣進行分析。此外,由于實驗中所選面料樣品的力學性能和外觀保持性能均基本優于純棉面料,因此在進行評價時,更多考慮使用衡量織物舒適性的3項指標,即透氣性、透濕性和保暖性作為評價依據,具體測試數據如表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