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圖書管理系統發表了我國圖書管理系統給的應用和結構設計,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管理系統在不斷的完善,圖書管理系統成為現代化圖書管理和信息服務的基礎部分,論文對圖書管理系統的而設計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考慮,保證圖書能夠得到有效利用的前提條件,使得此系統具有功能完善、交互性良好以及界面友好等特性。
關鍵詞:圖書管職稱論文,圖書管理系統,設計
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近幾年以來,計算機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行業中,并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利用計算機進行一些管理工作也成了一種趨勢,尤其體現在圖書館的系統管理上。傳統的圖書管理系統已經不能滿足廣大閱讀者的需求,因此,針對這一實際情況,設計一個有效的圖書管理系統模式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圖書管理系統不但避免了人工管理的不方便,提高了對圖書管理的質量和效率,而且還提高了信息處理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以便管理人員對圖書的調整與策劃工作的順利進行。
1 系統的應用需求
圖書管理系統的需求主要來自于3個方面,即圖書借閱者、圖書的管理人員以及圖書館的工作人員[1]。因此,對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這3個方面的具體需要。
借閱者的需求是對圖書館的書籍進行查閱、了解本人的借書情況以及對個人信息的修改。圖書的借閱者能夠及時了解自己所在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和名稱,并且根據自己的借閱證號和個人用戶的登錄密碼等,也可以對自己的借書狀況進行查詢,以及對自己信息的修改和維護。此外,圖書借閱者只能根據自己的數據來對個人的借閱情況和個人信息進行查詢,而在不知道他人的借閱證號和登錄密碼的情況下,就無法對其他人的信息進行維護和查詢。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滿足圖書借閱者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個人的隱私。
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主要負責對圖書借閱人員的借書和歸還任務,以及做好借書和歸還的圖書表來方便借閱者進行查詢。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可以對圖書借閱人員的借書和還書記錄進行修改工作,因此這就需要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對本模塊進行登錄工作。在這一模塊當中,工作人員可以將借閱者的借書和還書記錄加入到其中,并且形成圖書表,對此進行打印,方便借閱人員的管理和查詢。
2 數據庫的設計
數據庫的設計是指根據實際需求,在某一具體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上,設計數據庫的結構和建立數據庫的過程。數據庫系統需要操作系統的支持。數據庫設計是建立數據庫及其應用系統的技術,是信息系統開發和建設中的核心技術。由于數據庫應用系統的復雜性,為了支持相關程序運行,數據庫設計就變得異常復雜,因此最佳設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種“反復探尋,逐步求精”的過程,也就是規劃和結構化數據庫中的數據對象以及這些數據對象之間關系的過程。對數據庫的設計過程主要分為3個方面進行[2]。
2.1 數據庫的需求
現有的圖書管理系統對實現圖書的管理、借閱以及讀者的管理上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把圖書的管理、借閱以及讀者的管理的需要從數據庫獲取的資源,將他們用一個相同的數據庫進行管理,從而使得數據庫中存放著所有有關圖書管理、借閱和讀者管理的數據資料。
2.2 數據庫概念的結構設計
在這一部分中,設計時要從用戶者的角度處理相關的數據以及要求,使得數據庫的概念設計能夠真實反映出用戶的思想。并且將概念的結構設計從整體設計中分離開來,使其設計的事項具有獨立單一性,這樣能夠降低設計的復雜程度,擺脫數據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的限制。使用實體-聯系(Entity Relationship,ER)圖方法進行數據庫概念設計,主要分為設計局部ER模式,設計全局ER模式以及優化全局ER模式3部分,從而得到最終的概念模式。
首先,對局部ER模式的設計要對實體和屬性進行定義。其次,對所有的局部ER模式進行整合,使其綜合成一個全局ER模式,這一概念結構不但要支持局部ER模式,而且要表示出合理完整的數據庫概念模式。最后,要對全局模式進行優化,以便全面準確的反饋出用戶的全部需求,提高數據庫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還應該滿足一些條件,例如:實體類型的個數、屬性的個數要少一些,并且避免實體類型之間的聯系過于的復雜化。
2.3 數據庫邏輯結構設計
數據庫概念結構設計采用的是ER圖,DBMS大多是關系型,而我們應用的MS SQL Server 2000也是關系模式的DBMS,所以,對數據庫邏輯結構的設計就是把ER圖變化成為關系模式的過程。我們使用的關系模式具有很多的優勢,對于邏輯結構設計來說,可以使用關系數據庫中的理念,從而使得設計的過程能夠順利進行。
3 圖書管理系統的應用設計分析
3.1 數據模塊窗體的設計
進行圖書管理系統應用程序的分析設計時,常常會遇見許多的窗口和組件同時對一個數據源進行訪問的現象,那么針對每一個窗口或者每一個組件都設計一個數據源進行訪問是不好實現的,并且保證這些數據源的準確相同性也是十分有難度的事情。因此,使用數據模塊就可以方便地解決這一問題。數據模塊是指可以對數據源進行集中管理的一種窗體,可以被所需要的地方即刻引入。
在此系統的設計過程中,使用動態生成的ADOQuery會節省一些資源,因此在系統中,在第一個模塊的設計中使用到了數據模塊,在后面兩個模塊的設計中就使用了動態生成的ADOQuery。此外,因為SQL語句是動態加入的,所以在控件的使用中也會比較節約。
3.2 系統登錄程序的設計
在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中,為了防止不法分子侵入系統,可以設計一個系統的登錄窗口。當程序啟動時,彈出登錄窗口進行使用者的身份驗證。當輸入的用戶名稱與密碼錯誤時,就會禁止訪問這一系統。在對用戶進行身份驗證時,首先要看用戶名和密碼是否真實存在,如果顯示是空,那么就進行輸入,否則進入到資源庫中查找,如果有數據顯示,說明該用戶的身份為真,否則其身份不合法。
3.3 圖書信息管理程序的設計
對圖書管理系統中信息管理程序的設計是實現圖書信息的添加、修改、刪除的功能,此設計可以由表格顯示出圖書的所有信息。當使用者對圖書信息進行添加之后,其圖書就會顯示在相應的表格當中。如果要對信息進行修改,就能夠在表格中點擊“修改”按鈕,從而完成對圖書信息的修改,對信息的刪除功能使用也是一樣的步驟。在設計時,首先創建一個窗口,并對默認的兩個按鈕進行刪除,在屬性窗口設置為非選擇狀態,窗口的標題欄進行取消。在窗口中添加6個靜態文本、7個編輯框資料、1個列表視圖資源以及1個組合框資源[3]。
3.4 查詢功能的設計
對圖書管理系統查詢功能的設計是針對信息查詢和輸入這兩個部分來說。可以將所有信息的管理都集中在一個窗口中,將各個部分放在一個不一樣的選項卡上,共同使用查詢、打印按鈕,節約時間。
對圖書的銷售查詢主要是對圖書銷售量的排行和統計,因此,圖書的管理人員可以根據這些來制定相應的銷售策略和技巧。在查詢功能的設計中,可以使用Query()函數進行查詢操作。使用這一函數之前,首先對查詢的條件進行評估,其次根據條件設置相應的SQL語句,最后對該語句進行執行,進而實現數據的查詢功能,并且將查詢的數據反映在表格當中。
4 結語
本文通過對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研究,詳細闡述了系統的設計過程,不僅使得圖書管理系統更加地面向用戶,給工作人員以及圖書的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便捷,而且使得圖書的管理工作變得更加規范化。由此看來,對圖書管理系統進行完善的設計是保證圖書管理的完善化、圖書館順利發展的可行性措施。此外,通過對此系統的實踐證明,可以很好地滿足借閱者、圖書管理人員以及相應的工作人員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熊瑛.基于ASP.NET的高校院系圖書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科技資訊,2015(26):177-178.
[2]徐敏,蔣偉梁.基于Android平臺的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與研究[J].電腦與信息技術,2017(1):53-55.
[3]潘家鑫,吳瑕,李顯楊.基于.Net的圖書館圖書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民營科技,2016(12):75.endprint
推薦閱讀:《圖書館工作與研究》月刊,1979年創刊,系圖書館學綜合性的學術刊物。由天津市圖書館學會、天津圖書館、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等單位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