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研究生作為國家棟梁之才,培養質量關系到民族的發展。但我國當代部分研究生存在學習力缺失這一現象,學習動機缺失是影響培養培養質量的主要變量之一,值得關注。本實證通過問卷調查法揭示當前研究生學習動機缺失的現狀,分析得出其學習動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放任自流、教學因循守舊、入學動機不足和就業競爭不公平等,針對這些原因給出了激發研究生學習動機的干預策略。
關鍵詞:研究生;學習動機缺失;研究

學習動機(leaning motivation)是引起和維持個體的學習行為,使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從而滿足學習需要的內在心理歷程,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1]國內有關學習動機的研究很多,但關于學習動機缺失的文獻卻比較匱乏,在2007年出現了一篇有關中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缺失的研究,才標志著國內學者開始關注學習動機缺失的研究。[2]Dornye(2001)把“動機缺失”定義為:使人們對某一行為減少或失去動力的具體的外部力量。[3]近十年來,我國學者關于學習動機缺失的研究多集中在初中生、中專生、高職生和大學生。人們潛意識里認為研究生是富有強烈求知欲的群體,基本不存在學習動機缺失的問題。而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卻發現我國當代研究生的學習動機并沒有大家期待的那么樂觀,部分學生存在學習興趣不高、學習動力減弱這一現象,也就是學習動機缺失。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
研究生作為高級人才,培養質量不僅關系到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教育面向現代、面向世界和面向未來的問題,而且還關系到民族發展倡議的實現。現代研究生普遍表現出的學習動力缺失現象,背后暗藏著一定的教育危機。因此,對我國當下部分研究生學習動機缺失的現狀進行深入探討很有必要。具體研究目標為:(1)探索分析導致研究生學習動機缺失的影響因子;(2)根據影響因子的分析,提出相應的干預對策。
(二)調查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不同院校、不同專業和不同年級的學生。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為356人,其中有效回收問卷330份,試卷回收率為92.7%。其中研一134人(40.6%),研二95人(28.8%),研三101人(30.6%);理科生183人(55.5%),文科生147人(44.5%)。
(三)問卷設計與信效度
本研究需要借助《研究生學習動機缺失調查問卷》來完成。由于目前國內還沒有統一的權威研究生學習動機缺失調查問卷,研究者根據Kikuchi and Sakai對“學習動機缺失”種類的劃分:1. 教師、2. 課堂教學、3. 失敗經歷、4. 課堂環境、5. 課堂資料、6. 缺乏興趣,[4]并結合研究生的特殊性,將本問卷分為六大維度:1. 教師、2. 教學、3. 失敗經歷、4. 課堂環境、5. 入學動機、6. 就業態度。
問卷共有22個題項,選項采用5級評分制,1=非常不同意,2=比較不同意,3=不清楚,4=比較同意,5=非常同意。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652,具有較高信度,且經效度檢測,各題與量表總分均具有高相關(P<0.01),達到顯著水平,適合進行問卷調查。
問卷數據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并進行均值統計、標準差統計、最大值和最小值統計。
(四)數據收集和分析
由表可知,上述選項對研究生的學習動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總體而言,因子1、2、5、6各選項均值較其他因子高,說明這些選項對研究生的學習動機影響更深(注明:因子5入學動機中的提升個人、謀求好職業和對專業有興趣等三項因素則相反,均值越低對學習動機缺失影響越深,但因子5入學動機中的逃避就業壓力和滿足父母意愿兩個選項得分較高,所以總體來說入學動機對研究生學習動機缺失影響較大)。也就是較之失敗經歷和課堂環境,教師、教學、入學動機和就業態度等是影響研究生學習動機缺失的四大主要因素。現就這四大主要因素進行成因分析。
推薦閱讀:《中國就業》雜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管、中國就業促進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