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大學計算機是大學最基礎的課程之一,它在整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程度已經凸顯。但是計算機教育的理論研究參差不齊,計算機教育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能。這與計算機教育的課程設置脫離社會、脫離學生的實際需求有關。而其中大學計算機教育與專業之間的銜接、大學計算機教育與培養需求的銜接問題尤為突出。本文根據各高校目前計算機教學的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相應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 銜接教學;計算機教育;課程體系

引言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壯大,目前一些二本院校的生源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欠缺,大部分二本院校教師反映入校新生學習感到困難,對大學的學習方法很難適應,上課積極性不高,玩手機現象層出不窮。很多學生認為計算機課程沒有作用,這與計算機教育脫離大學生實際需求,脫離專業需要以及教學內容上強制灌輸等有關。在目前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存在重技術知識傳授,缺乏對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的教學傾向[1-3]。這主要表現在:側重于基本技術的教授,缺乏實際應用的實踐,對基本技術一般是給出詳細操作和使用,然后套用大量習題介紹使用技巧,沒有培養學生結合實際應用計算機技術的能力。
同時,計算機教育與專業培養目標也缺乏連接,學校雖然針對不同專業實行不同的計算機教育,但是計算機教育與專業之間還是存在脫鉤的現象。隨著學科建設的不斷發展,計算機作為學生今后學習和工作的強有力的工具,在各個專業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顯突出。然而,這么重要的課程并沒有真正促進專業課程的教學,很多專業課程教師反映,計算機的開設流于形式,很難起到為各個專業課程服務的作用。學生的計算機知識不夠扎實,眼高手低,無法根據實際情況,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綜合上述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作者認為其根源是學生缺乏專業應用機會,實踐能力沒有得到強化。高等學校計算機的教學改革在高校轉型過程中顯得尤為迫切。
1 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教學內容與各后續專業內容銜接不到位
現階段高校的計算機教學重技術輕應用,教師重視的是計算機技術的具體操作,或許由于課時的限制,不得不刪減與專業相關的內容。計算機老師在講解這些內容的時候,撇開了與相關專業的這些聯系,缺乏針對專業問題具體分析能力的培養,與其他學科的內容完全脫節,處于一種“獨角戲”的狀態。學生普遍反映,大學計算機太枯燥,太抽象,花大力氣進行學習之后,卻茫然地不知所用。
1.2 教學進度與專業基礎銜接不到位
學校盡管根據不同專業對計算機教育進行了分類教學,但在教學進度安排上還是沒有全面考慮學生的基礎及專業銜接。比如對于文科類專業的學生,教學大綱要求他們學習計算機內容與理工科學生的同步,學時安排一致,這樣教學進度非常快,文科類學生本身基礎薄弱,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感覺很難跟上進度,紛紛逃離枯燥的計算機課,間斷性的學習更加大了計算機學習的難度,從而導致學生積極性降低,惡性循環[4]。同時,現有的計算機教材很少有計算機與具體專業的銜接案例,讓學生體會不到計算機教育的重要性。
1.3 課程設計與教育目標銜接不到位
大學的計算機教育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思維和計算機技術,更應該注重學生運用計算機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與學習能力。大部分本科畢業生每年都有進公司,進銀行的,招聘官看重的就是他們的思維和學習能力,他們相信計算機邏輯訓練的重要性。目前計算機教育的手段,計算機教育的課程設計與這個目標相背離。高校計算機教育還是傳統的課堂教學,單純實踐技術的實踐,計算機軟件應用只在計算機專業中有這樣的課程設計,而很多的應用軟件實際上對很多專業的學生都非常重要,走向銀行崗位的學生不懂統計軟件,走向會計崗位的學生不懂精算軟件,走向建筑崗位的學生不懂畫圖軟件,他們走向崗位后,需要太多有用的計算機知識,而大學計算機的課堂都沒教給他們,使得他們在新的崗位上無所適從。
2 關于計算機教學上銜接的幾點建議
鑒于如上的問題,大學計算機必須針對專業培養目標,進行課程整合,沿著與專業知識教學相結合的方向改革。
2.1 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專業課程案例的滲透
首先,加強計算機教師與后續專業課程教師的溝通與交流。通過與專業教師的交流,讓計算機教師心中有數,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面對電氣專業的學生時,計算機教師可以多講解計算機在電氣方面的應用案例如計算機輔助設計,溫度度檢測系統等;面對理論物理專業的學生,計算機教師可以講解計算機在物理方面的貢獻案例如航空航天計算機控制技術等;在面對文科生時,計算機教師可以在教學內容中穿插一些思政元素和哲理思想,比如講解程序設計的思想,由計算機語言的嚴謹語法要求體會到做事一定要嚴謹,遵守規則規范,講解文字排版在報紙,宣傳欄中應用,讓計算機技術走下神壇,立足實際應用,這樣學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專業領域里找到計算機知識的用武之地,體會到計算機知識的趣味性與用途。同時更深刻地理解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用計算機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其次,建立合理的授課安排制度。在分配教學任務時,應該安排部分教師專門負責有相關要求的專業的計算機教學工作,而不是每年沒有計劃地隨意安排,不規則地變動。這樣專任教師才會對學生所學專業和將來的發展方向有較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才會在講解計算機知識時,穿插與專業背景吻合的案例。
最后,計算機系要成立大學計算機課程與專業課程契合團隊,創建計算機與后續專業契合的案例庫。定期對教師進行其所教學生專業課方面的培訓。
2.2 改革管理政策
針對教學進度與專業銜接不科學的問題,我們建議學校的教學管理部門應該有所作為。
首先,對教學課程的設計要統籌管理。大學計算機屬于通識課,所有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和學院,為避免學而不用,一定要合理安排好課程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相關技術。
推薦閱讀:怎樣發表計算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