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關注算理與算法在計算中的重要性,并將二者有效結合。本文就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怎樣結合算理與算法這一問題進行分析討論。
關鍵詞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算理與算法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內容。學生具備基本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要求,也是學生提高數學能力乃至綜合能力的重要需求。數學問題的計算過程是一個關于邏輯推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計算的原理以及計算的方法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在通常情況下,一些涉及到計算的較為簡單的問題可以直接運用口算來得出結論,而較為復雜的計算問題則需要通過筆算的形式來得出結論,這意味著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必須將算理與算法進行有效結合,而這也是教師所應關注的教學重點。
一、在計算教學中有效結合算理與算法的重要意義
計算能力屬于一種數學心智能力,對于這種能力的掌握不能依靠順其自然的方式,而是要進行有針對性與計劃性的教學。但是在小學數學中,計算教學的開展目標不應只注重于如何讓學生擁有這種能力,而更應當注重于怎樣使這種能力成為學生發展深度能力的重要基礎,例如推理能力、研究能力等。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計算教學時,應當幫助學生認識并理解算法與算理的作用。根據相關的研究結果可知,算法具有一種自動化特征,簡單地來講就是即便學生不了解算法的形成原理,也仍然能夠在解決計算問題時對其加以掌握并運用。而這也是為什么在以往教學中盡管沒有充分重視學生對于算理的理解,學生也依舊能夠掌握算法在實際問題中的運用方法的重要原因。
二、明確算法與算理在計算過程中的聯系
在前文中針對算法與算理的含義已經有所解釋,即算理就是計算過程中所體現或運用的原理,而算法就是計算問題時所運用的方法。舉例來說明,倘若有一道計算題是這樣的:317+61=?那么一個相對較為完整的計算過程應當首先是將317以及61這兩個數字的數位,按照相應的方式進行分析。在317這個數字中,個位數字是7,十位數字是1,百位數字則是3;而在61這個數字中,個位數字是1,十位數字是6,通過對照相同的數位而計算出的最終結果是378。在這一過程中不難發現,兩個數字中相互對應的數位才能直接進行加減,即個位數要與個位數加減、十位數要與十位數加減等。而對這一結論的思考過程,就是學生得出算理以及理解算理的過程。在計算出相應的結果之后,通過豎式驗算來對其進行驗證,將兩個數字以數位為標準進行對齊,然后從個位數開始相加,而這就是用來計算這一問題的方法,即算法。在數學計算這一過程中,算理能夠為學生提供正確的計算思路,而算法則能夠為學生提供高效的計算方法,所以算理與算法之間的聯系是緊密的,它們相輔相成,在問題計算的過程中缺一不可。
三、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如何實現算理與算法的有效結合
(一)加強課前引導
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說,開展計算教學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要讓學生深入理解算理,并在此基礎上熟練掌握計算方法。這樣才能為計算過程中算理與算法有效結合的相關引導教學奠定基礎。
(二)教師要加強課前引導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針對特定的問題進行計算時,對算理的深刻理解是探索并運用算法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最終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有所保障。如何讓學生在計算問題的過程中將算理與算法更好地結合起來呢?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重視課前引導的作用。以13×2這一問題為例,教師可以先運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13×2代表著什么意義?從而讓學生能夠明白13×2就是要得出2個13相加的結果是多少。然后再引導學生思考,該用什么方法來計算13×2?讓學生明白13是由1個十與3個一所組成的,因此可以先行計算2個十相加的結果,再計算2個三相加的結果,從而再將這兩次計算的結果相加,便能得出最終的結論。通過引導,學生能夠很容易地理解計算過程中算理與算法之間的關系,從而實現兩者的有效結合。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計算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如何將計算過程中的算理與算法進行有效結合,是影響計算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學生計算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要運用合理的方法,在開展計算教學時,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算理與算法的意義,提高其計算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郝君生.關于小學計算教學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148-149.
[2]陳幼玲.培養運算能力發展“計算思維”[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9(02):77-80.
[3]周文英.小學數學中“算理”教學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4):231-232.
推薦閱讀:可以發表學前教育論文的省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