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建筑消防設施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配套和延伸,是城市消防安全的基礎性工程,更是城市防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隨著現代城市的快速發展,建筑消防設施的防災、減災功能將日益顯現,并將隨著城市建筑的發展而飛速發展。在此,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和實踐,提出相應對策,從目前設計、施工、管理現狀出發,提出針對建筑消防設施如何更好發揮作用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建筑消防設施 管理 措施
一、建筑消防設施現狀
1、設計單位未能嚴格執行國家的規定
設計單位在工程設計中,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超過設計資質范圍承接設計工程的現象也很普遍,許多設計單位由于缺少專業的防火設計人員,使得一些工程的設計存在先天缺陷有的設計漏項,有的設計錯誤。如消防設施用電線路與生活、工作、經營用電線路合用,不設置備用電源,高層建筑中消防供水管道與生活供水管道合用或共用水泵;探測器、噴頭的設計存在探測、保護盲區;設計時把正壓送風機布置在地下層的設備間,沒有新風入口;電梯前室既設計正壓送風系統又設計機械排煙系統,火災時難以保證前室的余壓等等這些工程在設計就有問題,致使一些工程竣工后不能滿足消防規范的要求和撲滅火災的實際需要,留下了先天的不足。
2、施工企業片面追求利益降低工程質量
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為追求經濟利益,有些企業超施工資質范圍承接消防工程,根本不能保證工程質量。或者違規借用別的企業的資質證書或借用別的公司來承接工程,有資質的企業中,也存在思想上不重視,內部管理弱化等問題。不能嚴格遵守施工管理程序和質量監督管理體系,施工質量不高,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探頭安裝位置不恰當,或者信號傳輸線路連接錯誤,無法指示報警位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中,配水管徑偏小,噴頭濺水盤距屋頂樓板過近,報警閥位置安裝不當或控制噴頭數量過多;機械排煙系統中,防排煙風機功率過小,送風口位置不當等,這些施工中遺留下的問題,往往嚴重影響了消防設施正常功能的發揮。
3、維護管理不當致使消防設施無法保證完好有效
設置建筑消防設施需要維護保養,而非一勞永逸。有的使用單位由于領導不重視,購置、安裝自動消防設施不積極、不情愿,安裝消防設施的目的本末倒置,不是為預防火災而是為了應付消防驗收,至于性能怎么樣,運轉情況怎么樣無人過問。驗收合格后,更不愿意在日常的維護管理上有更多花費,更別說按規定對這些設施進行定期清洗、更換、進行功能試驗了,認為既費事又費錢。另一方面,往往在設計、施工、產品質量等各個環節留下的隱患致使這些消防設施帶病工作,難免有時出現誤報。于是有些單位不去檢查分析原因,只是簡單地就將系統關上了事,免得“煩人”,致使許多消防設施成了“聾子的耳朵”,平時一直處于關閉狀態,也就不可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2 針對建筑消防設施存在問題提出的相應對策
2.1 實行社會化消防宣傳教育
消防宣傳教育要從計劃經濟體制下單一的、傳統的、較封閉式的向多樣化的、現代開放性的立體化的模式轉化,宣傳主體由消防等少數部門運作向全社會多部門攜手聯動方向發展。要讓設計、施工、管理、使用維護的單位和個人,明確認識到消防法律法規中對他們應該履行的法律義務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以使用單位為例,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中,對使用單位從領導到具體從事消防安全管理的一般人員,應履行的義務有著明確的要求,對因失誤、失職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應負的法律責任也有著詳細的規定。要讓廣大群眾知道關心重視消防,加強消防知識、法規的學習,增強個人的消防意識,提高消防知識水平,實際上,就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2.2 主管部門要強化對各環節單位管理
管理部位對設計、施工、維護等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消防設施專項工程設計證書管理辦法》、《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106號)等有關法規的規定,加強對設計單位和個人、施工單位和個人等有關單位、人員的監督管理,扭轉目前管理較為松散的局面。重點解決消防工程無資質設計、施工,超資質范圍設計、施工的間題,清理整頓目前市場上良秀不齊、魚目混珠的設計、施工單位,將那些不具備設計、施工條件的單位清理出局,培育一個規范、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也讓建設單位便于選擇,從而保證設計、施工完畢的消防工程,在大的方面不會存在先天不足,以保證工程的質量。
2.3 落實維護保養制度高層建筑內部設置的消防設施
高層建筑自動消防設施落實維護保養制度,目的是在于提高建筑物的自防自救能力,消防設施設計、施工的質量再好,建成使用過程中也必須按照規定的要求定期維護保養。如果上了設備,維護保養跟不上,一旦發生火災,這些花巨資安裝的消防設施不但起不到防火、報警、滅火的作用,反而在火災中毀壞,增加了火災損失。因此對經常做的檢查清洗設備、更換部件、設施功能檢測試驗等日常工作不但要細心還要不厭其煩,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及時向領導匯報,爭取領導的支持,盡快解決,確保消防設施處于全天候應用狀態。
2.4 加強消防部門對有關人員的培訓
全社會消防意識的提高是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跋而就。在目前的條件下,應加強對設計、施工、消防監督管理、使用維護等各類人員的培訓,提高各個環節的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業務素質提高了,才有可能少走或不走彎路,才有可能少交或不交“學費”。只有利其器,才能善其事。
總之,要通過加強管理,明確建筑消防工程的建設、管理、使用單位和經營企業的責任和義務,規范市場行為,建立監督制約機制、杜絕低劣工程的出現,促使消防工程質量上新臺階,充分發揮消防設施在保衛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玲、張靖巖、肖澤南.建筑消防安全與性能化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6
[2]張培紅、王增欣.建筑消防[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