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文章介紹了混凝土是由膠凝材料(水泥)、細骨料(如砂子)、粗骨料(石子)及必要時摻入的化學外加劑與礦物混合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經攪拌成可塑性的拌和物,隨著時間的增長而逐漸硬化,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強度的塊體。混凝土的質量已經成為影響混凝土結構可靠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混凝土施工中的質量通病
1、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質量
在混凝土施工中,原材料質量抽測不合格具體反映在以下幾方面:
(1)粗、細骨料級配不合理,粗骨料粒徑偏大且棒狀、片狀過多;細骨料太細,細度模數值大部分在細砂區范圍內。
(2)水泥品種較多,沒有根據其各自的特性使用,往往是工地上有什么水泥就用什么品種水泥,什么品種水泥好進貨,就用什么水泥。另對水泥自身的安定性檢測不重視甚至不檢測,僅憑廠方提供的出廠指標使用。
(3)外加劑使用往往是注重其減水率與強度,忽視外加劑中的氯離子含量和堿含量的檢測與指標控制。
(4)在拌制混凝土時,原材料計量不準,粗、細骨料、水泥沒有嚴格稱量,僅憑施工人員用小推車計量,在現場發現,裝粗、細骨料時有的工人車子裝得滿,有的裝得不滿,誤差較大;拌和用水,另攪拌混凝土的時間也沒有嚴格按規定攪拌,有的攪拌時間不夠。
2、混凝土施工的成型與養護
根據建筑物所處的環境、地點的不同和結構物的使用等要求,混凝土施工澆筑成型的方法有多種,這里僅以一般的工業與民用建筑為例,在檢查中發現,常見的通病有以下幾種:
(1)混凝土澆筑前立模檢查欠缺。個別工程模板由于使用木模板且重復使用,致使有的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這些問題使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形成蜂窩,外觀幾何尺寸改變。
(2)混凝土澆筑方法不正確。在澆筑混凝土施工時,沒有根據結構物的形狀、尺寸,有針對性地制定澆筑方法。如某工程框架結構,柱子均沒有分層澆灌混凝土,造成大多數柱子根部出現鼠洞,形成爛根。
(3)混凝土澆筑、振搗不到位。混凝土澆筑時,沒有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甚至漏振,使成型后的混凝土造成蜂窩、麻面。
(4)混凝土成型后養護不好。澆筑成型后的混凝土沒有及時噴養生劑或覆蓋草袋澆水養護,而是直接裸露澆水養護或蓋砂澆水養護,尤其是夏季,溫度較高,容易使成型后的混凝土產生裂縫或微裂縫,影響混凝土的質量。
二、混凝土施工質量問題的防治
1、初步控制
混凝土質量的初步控制,也稱混凝土質量的前期控制,是指根據設計要求的混凝土的合格質量水平確定合理的原材料組成和各生產工序的最優工藝參數,它包括混凝土組成材料的質量檢驗與控制,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確定與控制,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堅固,耐久,適用等性能。施工前要對水泥取樣化驗,控制砂、石粒徑和粗骨料的級配,施工用水應采用自來水、井水及能飲用水。
2、生產控制
混凝土質量的生產控制就是在混凝土的正式生產階段,按規定的控制標準,對混凝土性能進行經常性檢驗,及時糾正偏差,以保持生產過程中混凝土的穩定性。
(1)攪拌和運輸
混凝土的拌和要均勻,拌和時間控制1到2分鐘,摻有外加劑時應適當延長。盡量縮短混凝土停放時間,減少坍落度損失。運輸時防止離析與出現泌水現象,必要時采取重新攪拌;運輸能力與速度服從澆筑速度與初凝時間的需要;泵送混凝土時需符合規定要求:振搗是保證混凝土勻質性的關鍵措施,下落混凝土用人工扒平,每層厚度控制在 30cm 左右,易于溢出氣泡;斜模板應該采取一些輔助措施,使氣泡溢出。
(2)混凝土的澆注和振搗
澆筑前,應將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磚塊、木屑以及鋼筋上的圬物等雜物清理干凈。施工過程中最好連續施工,當要分層施工或分段施工時要正確處理施工縫。混凝土振搗方法和順序:垂直振搗時,振搗棒和混凝土表面垂直,傾斜振搗時,振搗棒和混凝土表面宜呈30至45 角。振搗時應先周邊后中間,以便將氣泡趕到混凝土中間排出,避免氣泡集在模板壁,形成氣孔。振搗應由專業工人操作,做到不欠振、不漏振,可根據以下情況判斷振搗密實度。混凝土表面不再顯著下沉;不再有氣泡排出。
(3)混凝土的養護
對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應在 12h 內對混凝土覆蓋和澆水養護,或者噴涂養生液養護。混凝土澆水養護時間,對采用普硅水泥、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澆水養護的次數應能使混凝土處于潤濕狀態,防止時干時濕。
3、混凝土成型過程中的質量檢查
在混凝土拌制和澆筑成型過程中應加強質量檢查:(1)對拌制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品種、規格和用量,每一工作班至少檢查兩次;(2)混凝土在澆筑的施工現場,每一工作班應至少檢查兩次混凝土的坍落度;(3)在每一工作班內,當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響有變動時,應及時檢查;(4)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應隨時檢查。
三、結語
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必須是全程控制,不能僅以合格控制作為混凝土質量控制的唯一指標。在實際工程中,除了按照上述方法對混凝土工程進行質量控制外,還必須要做到“有標準、有體系、有制度”的體制。搞好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必須要了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抓住產生質量波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通過分析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落實施工措施,做到交底明確,管理到位,使混凝土的質量波動在控制范圍以內,保證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