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被北大核心,CA,JST,CSCD,WJCI收錄。
目前,在國內(nèi)一共有7大核心期刊遴選體系:
1、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即大家口頭說的北大核心期刊(“北核”)。
2、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即大家說的南大核心期刊(“C核”)。
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或者“科核”)。
4、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5、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CSCD)來源期刊”。
6、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7、萬方數(shù)據(jù)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shù)據(jù)庫”。
雙核心期刊的概念?
如果期刊被同時被兩種核心期刊遴選體系認定為核心,那么該期刊就是雙核心期刊,入選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南大CSSCI核心期刊為通常意義的雙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也就是中文核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常被稱為北核。
評價機構: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
評價頻率:目前每三年評選一次。
收錄范圍:北大核心收錄了自然科學領域和人文社科領域的優(yōu)秀期刊。
從影響力來講,其等級屬同類劃分中較權威的一種。是除南大核心(CSSCI)、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CSCD)以外學術影響力最權威的一種。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也被稱為CSSCI、C刊、南核
評價機構: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
評價頻率:目前每兩年公布一次。
收錄范圍:研究評價中心開發(fā)旨在檢索中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被引用情況。
CSSCI擴展版:即相當于對CSSCI核心版期刊的補充。C擴一般是指那些辦刊水平和學術價值接近于真正入選目錄期刊質(zhì)量的刊物,因此C刊擴展版一般也會被視為C刊的考察期。
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shù)據(jù)庫(CSTPCD),也稱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或“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
評價機構: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評價頻率:一年更新一次,時間大概在每年的11-12月前后,以《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發(fā)布。
收錄范圍:主要理、工、農(nóng)、醫(yī)、軍事等學科,分為核心版及擴刊版,核心版分自然科學卷和社會科學卷。
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CSCD)
評價機構: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評價頻率:每兩年遴選一次,目前最新版為2023~2024年版。
收錄范圍:數(shù)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nóng)林科學、醫(yī)藥衛(wèi)生、工程技術、環(huán)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yōu)秀期刊千余種。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
評價機構: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
評價頻率:每四年組織一次期刊評價,目前最新版是2022年版。
AMI期刊評價將期刊分為頂級、權威、核心、擴展及入庫五個檔次,其中頂級、權威和核心檔次的期刊因其高質(zhì)量和影響力,在某種程度上被視為具有類似核心期刊目錄的權威性。這些期刊往往也同時收錄于北大核心或南大核心目錄。
溫馨提示:在不少單位對AMI的擴展及入庫檔次并不被視為類核心目錄,這一點在發(fā)表時需要特別注意。如果您需要再核心期刊上發(fā)表文章,您需要提前一年來進行準備,國內(nèi)核心期刊的審稿速度較慢,以免因為稿件的格式、方向及內(nèi)容等問題導致您論文上線推遲帶來不便。
編輯部地址是北京市東黃城根北街 16 號。
主編:萬立駿
編委會成員:
Christine Luscombe
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
Christoph Weder
瑞士弗里堡大學
薄志山
北京師范大學
陳永勝
南開大學
池永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褚良銀
四川大學
戴志暉
南京工業(yè)大學
丁 丹
南開大學
樊春海
上海交通大學
傅 強
四川大學
高 峰
瑞典林雪平大學
葛子義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鞏金龍
天津大學
郭玉國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韓布興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侯劍輝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胡金波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黃 飛
華南理工大學
黃 輝
中國科學院大學
黃培強
廈門大學
黃偉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黎占亭
復旦大學
李 丹
暨南大學
李 軼
美國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
李 振
武漢大學
李志波
青島科技大學
劉 磊
清華大學
劉世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魯統(tǒng)部
天津理工大學
逯樂慧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呂中元
吉林大學
馬 驤
華東理工大學
馬勝前
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
馬於光
華南理工大學
聶廣軍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彭孝軍
大連理工大學
秦安軍
華南理工大學
申文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孫佳姝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譚 斌
南方科技大學
唐傳兵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
童明良
中山大學
王煥庭
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
王祥科
華北電力大學
魏子棟
重慶大學
吳長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席振峰
北京大學
肖文精
華中師范大學
楊黃浩
福州大學
楊金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楊祥良
華中科技大學
葉萌春
南開大學
余桂華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岳建民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臧雙全
鄭州大學
張 兵
天津大學
張 強
清華大學
張德清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張茂杰
山東大學
張文彬
北京大學
張先正
武漢大學
張曉兵
湖南大學
張正彪
蘇州大學
章福祥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趙 勁
南京大學
趙永生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鐘羽武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周永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朱 晨
上海交通大學
朱為宏
華東理工大學
鄒志剛
南京大學
獲得的榮譽: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Scopus、化學文摘、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等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