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相關
1)本刊為《全國性學會科技期刊道德公約》簽署單位,要求作者必須簽署“版權轉讓確認書”。稿件內容如涉及協作單位和其他合作者請一并說明,否則引起糾紛由作者自負。
2)來稿文責自負(包括政治、學術、保密等),編輯部對來稿有刪改權。編輯部在作者與我刊的約定期限內審理稿件,審稿期滿未有結果,屆時作者可自行處理。
3)為了便于學術信息的有序傳播,本刊實行“開放存取”,錄用后作者需轉讓部分版權,并在中國知網實行“網上優先出版”,有關內容見網站首頁的版權轉讓確認書,如果作者有特殊聲明或要求時,請來稿時提出書面說明。
審稿周期
本刊一般2.5個月左右決定是否采用,最長一般不超過4個月(因審稿專家的時間不好控制,2個月左右可以給學科編輯聯系催促),錄用后即在“中國知網”優先出版。投稿時請作者核對注冊的作者信息,特別是聯系方式(電話、E-mail等),我們會及時回復稿件處理的進度,作者也可以隨時登錄查詢或及詢問。
審稿流程
1)本刊實行嚴格的雙向匿名同行專家審稿機制:編輯初審,同行專家外審,編輯根據專家的意見篩選擬錄用的稿件返回作者修改。目前本刊的稿件錄用率在25%左右,評價非良好以上或不宜錄用的稿件將可能被通知作者退稿;作者修改后送責任編委和主編審查:是否按審稿意見修改、還有沒有錯誤,將決定是否被錄用。
2)稿件錄用的參考標準:1)選題前沿性——是本學科的研究熱點,讀者面較廣;2)研究的理論性——對同行以后的研究工作有較強的指導價值;3)論述的邏輯性——論述正確、表達清楚、語言精練;4)寫作的規范性——圖表清晰、標注規范,量單位使用正確;5)摘要的信息量——要素齊全(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清楚明了地反映出論文的創新之處,英文表達基本通順;6)參考文獻引用科學、合理,中英文文獻平等對待,尊重本刊已發表過相關內容論文作者的勞動,該引用時能夠給予關注,有一定的文獻基礎。
編輯部地址是西安交通大學西部科技創新港1號巨構2115《應用力學學報》編輯部。
主管單位是:教育部。
出版地:西安市
編委會成員:
顧 問:
陳紹汀 (西安交通大學)
胡海昌 (中國科學院大學)
何友聲 (上海交通大學)
嵇 醒 (同濟大學)
楊叔子 (華中科技大學)
周承倜 (大連理工大學)
主 編:
陳宜亨 (西安交通大學)
副主編:
魯傳敬 (上海交通大學)
王鐵軍 (西安交通大學)
虞 烈 (西安交通大學)
張 偉 (北京工業大學)
委 員:
陳花玲 (西安交通大學)
羅紀生 (天津大學)
陳 曦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羅小玉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
陳振茂 (西安交通大學)
馬宏偉 (暨南大學)
馮西橋 (清華大學)
買買提明 · 艾尼(新疆大學)
高華健 (美國布朗大學)
孟 光 (上海交通大學)
高耀南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倪明久 (中國科學院大學)
郭烈錦 (西安交通大學)
寧建國 (北京理工大學)
韓 旭 (湖南大學)
彭向和 (重慶大學)
賀鵬飛 (同濟大學)
申勝平 (西安交通大學)
胡更開 (北京理工大學)
蘇愛嘉 (香港大學)
黃永剛 (美國西北大學)
鎖志剛 (美國哈佛大學)
黃志龍 (浙江大學)
王建祥 (北京大學)
洪友士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王清遠 (四川大學)
江 俊 (西安交通大學)
汪越勝 (北京交通大學)
金 峰 (西安交通大學)
魏悅廣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亢一瀾 (天津大學)
吳林志 (哈爾濱工業大學)
李喜德 (清華大學)
席 光 (西安交通大學)
李玉龍 (西北工業大學)
楊嘉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劉春太 (鄭州大學)
楊紹普 (石家莊鐵道學院)
劉 樺 (上海交通大學)
葉正寅 (西北工業大學)
劉青泉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張洪武 (大連理工大學)
劉宇陸 (上海大學)
張青川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劉子順 (新加坡高性能計算研究所)
鄭泉水 (清華大學)
盧芳云 (國防科技大學)
張新華(西安交通大學)
盧天健 (西安交通大學)
仲 政 (同濟大學)
陸夕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周又和 (蘭州大學)
獲得的榮譽:
《應用力學學報》現已被荷蘭《文摘與引文數據庫》(Scopus)、美國《化學文摘》(CA)、《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報告)、《世界期刊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科技版)》等多種重要國內外數據庫和評價體系定為刊源。刊物連續被評為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陜西省精品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