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 :來稿要求內容充實且具有創新性, 數據可靠, 條理清楚, 論述有據, 文字精練, 圖表簡明。涉及產量性狀或受環境影響大的試驗, 要求有2年以上或多個環境的重復, 并須對數據作統計分析。綜述性文章應由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學科帶頭人撰寫, 其內容能對學科的進一步發展起到引導和推動作用。為加強國際交流, 可用英文寫稿, 附中文摘要。“研究論文”一般包括摘要、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分析、討論、結論、參考文獻7個部分; “研究簡報”一般包括摘要、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分析、討論和參考文獻6個部分。首頁下方注明課題資助項目名稱(批準號)和作者聯系方式(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投稿方式: 登陸本刊網站在線投稿(http://zwxb.chinacrops.org/)。
投稿格式: Word文檔, A4頁面, 1.5倍行距, 正文5號字, 單欄, 四周留空, 以便修改。
稿件處理周期: 從投稿之日起, 半年內不得另投它刊。如修改期超過3個月又未及時申明理由者, 作新稿處理。刊登與否需經2位以上同行專家評審(單盲評審)和常務編委終審后決定。投稿時作者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同行專家名單。刊登后即付稿酬, 并贈送樣書。
網站及數字出版: 本刊為完全開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 建有獨立網站(http://zwxb.chinacrops.org/)和全文數據庫, 向讀者免費提供最新錄用、當期及過刊全文(PDF格式)。本刊網站還有作者在線投稿、專家在線審稿、作者在線查詢等功能。此外, 本刊還在國內數個數據庫全文上網。
論文關聯數據匯交與共享: 學術期刊對論文的學術完整性和科學實驗的可重復性要求越來越高,論文相關數據的存儲和共享已成為學術期刊保證論文質量、增加論文引用的有效途徑。本刊鼓勵作者在稿件錄用后,將論文的原始數據,以及未刊發的附錄等附件信息上傳至中國科協“科學數據倉儲及應用服務平臺”(https://cast.scidb.cn),即科學數據庫ScienceDB,數據提交入口https://www.scidb.cn/surl/ZWXB。注意內容(含圖、表)不可與已錄用論文重復。
著作權轉讓和學術不端的防范 :稿件錄用后作者須與編輯部簽訂“版權轉讓協議”,同時作者承諾:論文為原創作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無抄襲、偽造和一稿多投問題,不涉及保密及其他與著作權有關的侵權問題。若發生一稿多投、侵權、泄密等問題,一切責任自負。文中作者和作者單位的署名順序屬實且準確,作者之間、作者單位之間無署名及排序爭議。“版權轉讓協議”簽訂后不得要求編輯部更改論文中的作者和作者單位信息;如確有必要更改,須提交由全體作者簽名并由作者單位蓋章的申請書。
收費: 錄用稿需支付版面費(460元/版)和審稿費(300 元/篇)。彩色圖版500元(僅1頁有彩圖)或1000元(2頁或以上彩圖)。如果作者確無課題經費支付版面費可申請減免。申請方式:通信作者提交經單位科研管理部門蓋章的書面申請(可以掃描和照相),并提供單位科研管理部門的聯系電話,編輯部經確認后即可減免。
編輯部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區學院南路80號。
主管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辦刊宗旨:為繁榮我國作物科學技術,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加速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服務
主編:萬建民
獲得的榮譽:
《作物學報》從1999年起連續1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學術期刊專項基金”的資助。2006—2018年連續獲“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B類和學術質量建設)”資助;2019—2023年獲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項目的資助。2024—2028年獲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二期領軍項目的資助。2005年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2011年和2018年獲“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提名獎”,2013年和2015年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中國百強報刊”。從2001年起連續23年被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授予“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稱號,2008、2011、2014、2017、2020、2023年連續六屆被授予“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稱號。2009年被中國期刊協會和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授予“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稱號。據北京大學圖書館編著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歷年各版登載, 《作物學報》被列在“農學(農藝學),農作物類核心期刊表”的首位。
《作物學報》被多個國外重要數據庫和檢索系統收錄, 如: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AGRIS數據庫、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中心(CABI)的CAB Abstracts數據庫、美國《生物學文摘》(BA)、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開放獲取期刊目錄(DOAJ)、日本科學技術社(JST)數據庫、俄羅斯《文摘雜志》(AJ of VINITI)、Elsevier的Scopus數據庫和波蘭哥白尼索引(Index of Copurnicu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