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被北大核心,CA,JST,EI,CSCD收錄。
目前,在國內一共有7大核心期刊遴選體系:
1、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即大家口頭說的北大核心期刊(“北核”)。
2、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即大家說的南大核心期刊(“C核”)。
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或者“科核”)。
4、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5、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
6、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7、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雙核心期刊的概念?
如果期刊被同時被兩種核心期刊遴選體系認定為核心,那么該期刊就是雙核心期刊,入選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南大CSSCI核心期刊為通常意義的雙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也就是中文核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常被稱為北核。
評價機構: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
評價頻率:目前每三年評選一次。
收錄范圍:北大核心收錄了自然科學領域和人文社科領域的優秀期刊。
從影響力來講,其等級屬同類劃分中較權威的一種。是除南大核心(CSSCI)、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以外學術影響力最權威的一種。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也被稱為CSSCI、C刊、南核
評價機構: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
評價頻率:目前每兩年公布一次。
收錄范圍:研究評價中心開發旨在檢索中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被引用情況。
CSSCI擴展版:即相當于對CSSCI核心版期刊的補充。C擴一般是指那些辦刊水平和學術價值接近于真正入選目錄期刊質量的刊物,因此C刊擴展版一般也會被視為C刊的考察期。
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也稱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或“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評價機構: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評價頻率:一年更新一次,時間大概在每年的11-12月前后,以《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發布。
收錄范圍:主要理、工、農、醫、軍事等學科,分為核心版及擴刊版,核心版分自然科學卷和社會科學卷。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CSCD)
評價機構: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評價頻率:每兩年遴選一次,目前最新版為2023~2024年版。
收錄范圍: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藥衛生、工程技術、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千余種。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
評價機構: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
評價頻率:每四年組織一次期刊評價,目前最新版是2022年版。
AMI期刊評價將期刊分為頂級、權威、核心、擴展及入庫五個檔次,其中頂級、權威和核心檔次的期刊因其高質量和影響力,在某種程度上被視為具有類似核心期刊目錄的權威性。這些期刊往往也同時收錄于北大核心或南大核心目錄。
溫馨提示:在不少單位對AMI的擴展及入庫檔次并不被視為類核心目錄,這一點在發表時需要特別注意。如果您需要再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您需要提前一年來進行準備,國內核心期刊的審稿速度較慢,以免因為稿件的格式、方向及內容等問題導致您論文上線推遲帶來不便。
主管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辦刊宗旨:堅持“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促進煤炭學科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以及海內外學術交流,加速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主編:畢永華
編委會成員:
主任委員:劉 峰 中國煤炭學會
名譽主任委員:
王顯政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濮洪九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梁嘉琨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副主任委員:
宋振騏 山東科技大學
岑可法 浙江大學
洪伯潛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
周世寧 中國礦業大學
張鐵崗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謝和平 深圳大學
彭蘇萍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岳光溪 清華大學
劉炯天 鄭州大學
袁 亮 安徽理工大學
張玉卓 國務院國資委
李曉紅 中國工程院
康紅普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
武 強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顧大釗 國家能源集團
金智新 太原理工大學
王國法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
王雙明 西安科技大學
李術才 山東大學
趙陽升 太原理工大學
葛世榮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高 翔 浙江大學
趙躍民 中國礦業大學
潘一山 遼寧大學
呂俊復 清華大學
委 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于 斌 重慶大學
王衛軍 湖南科技大學
王 虹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
王 凱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王恩元 中國礦業大學
王海軍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王家臣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王輔臣 華東理工大學
王勃 中國礦業大學
卞正富 中國礦業大學
鄧 軍 西安科技大學
盧義玉 重慶大學
田 會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代世峰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馮國瑞 山西能源學院
畢銀麗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伍永平 西安科技大學
劉建功 河北工程大學
劉春生 黑龍江科技大學
齊慶新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許家林 中國礦業大學
孫亞軍 中國礦業大學
李成武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李全生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李國富 煤與煤層氣共采國家重點實驗室
楊小林 河南理工大學
楊仁樹 北京科技大學
來興平 西安科技大學
肖 睿 東南大學
邱介山 北京化工大學
何學秋 北京科技大學
吳擁政 中煤科工開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張平松 安徽理工大學
張吉雄 中國礦業大學
張旭輝 西安科技大學
張建國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張彥祿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
陳紹杰 山東科技大學
范立民 中國礦業大學
范京道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周福寶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
岳建華 中國礦業大學
孟祥瑞 安徽理工大學
趙峰華 華北科技學院
趙毅鑫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郝傳波 黑龍江科技大學
段晨龍 中國礦業大學
姚艷斌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胡振琪 中國礦業大學
姜德義 重慶大學
姜耀東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秦志宏 中國礦業大學
秦 勇 中國礦業大學
徐明厚 華中科技大學
高明忠 深圳大學
聶百勝 重慶大學
郭文兵 河南理工大學
郭永存 安徽理工大學
陶偉忠 中國煤科工集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曹代勇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康立軍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
崔希民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梁衛國 太原理工大學
梁 冰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梁運濤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董書寧 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董憲姝 太原理工大學
董霽紅 中國礦業大學
程衛民 山東科技大學
程遠平 中國礦業大學
程建遠 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程 樺 安徽大學
傅雪海 中國礦業大學
解 強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竇林名 中國礦業大學
鮑久圣 中國礦業大學
譚厚章 西安交通大學
魏建平 河南理工大學
主編:劉 峰 中國煤炭學會
副主編:畢永華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執行主編:畢永華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策劃編輯:
韓晉平
張曉寧
郭曉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