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健康雜志
![]() |
期刊名稱: | 環境與健康雜志 |
期刊級別: | 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2-1095/R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1-5914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衛生部 | |
主辦單位: | 中華預防醫學會;天津市疾病預防中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環境與健康雜志》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環境與健康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環境與健康雜志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環境與健康雜志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環境與健康雜志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環境與健康雜志》主管單位:衛生部主辦單位:中華預防醫學會;天津市疾病預防中心出刊周期:月刊出版地:天津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4年郵發代號:6-221國際標準刊號:1001-5914國內統一刊號:12-1095/R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570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422萬方影響因子:0.499萬方總被引頻次:2233
《環境與健康雜志》(月刊)創刊于1984年,由衛生部主管,中華預防醫學會和天津市衛生防病中心聯合主辦。是環境衛生學專業的學術性期刊(中華預防醫學會環境衛生分會唯一認定期刊)。雜志編輯委員會由國內著名的環境衛生學及相關學科的專家、教授組成。
• 期刊欄目:述評、專題報告、論著、調查研究、技術與方法、監督監測、專業信息、工作交流、衛生標準、綜述、講座等欄目。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維普期刊網收錄、萬方數據庫收錄、化學文摘(美)、文摘雜志(俄)、劍橋科學文摘、哥白尼索引、文摘雜志、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收錄、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收錄、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CBST科學技術文獻速報、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
• 讀者對象:為環境衛]生、環境醫學、環境保護專業工作者,各大專院校衛生學和環境科學的師生等。
• 辦刊宗旨:以預防醫學與環境科學相結合,緊密圍繞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全方位促進全國各地環境衛生工作水平的提高。主要讀者對象:環境衛生、環境醫學、環境保護專業工作者,各大專院校衛生學和環境科學的師生等。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499;總被引頻次:2233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570;綜合影響因子:0.422
• 《環境與健康雜志》論文發表:
綜合醫院肺炎患者嗜肺軍團菌感染現況調查………………………………劉凡 張寶瑩 郭亞菲 葉丹 劉航
飲水型砷暴露對家兔皮膚抗氧化水平影響研究…………………………葛龍 劉媛 郎曼 馬艷 鄭玉建 吳軍
萊菔硫烷和姜黃素對亞慢性鎘染毒大鼠肝氧化損傷的拮抗作用…………………………徐冬輝 李靜慧 黎珊珊 劉巍 楊天瑤 奉姝
低劑量脈沖超聲波的細胞生物學作用…………………………孔璐 唐萌 浦躍樸
氟對原代培養海馬神經元細胞活性及突觸素和生長相關蛋白GAP-43表達…………………………曾洋 李清釗 岳宗愷 蔣守芳 鄭國穎 王茜 張艷淑
砷對大鼠生精細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表達及血清中黃體生成素濃度的影…………………………秦海霞 高曉勤 劉智 楊燕平 楊喆 馬曉萍
牛磺酸對鋁染毒大鼠肝功能及抗氧化系統的改善…………………………任曉菲 劉萍 喬夢 張震 馮彤
烹調油煙對大鼠卵巢細胞損傷及其機制研究…………………………徐幽瓊 林權惠 吳燁 何永華 楊帆 邱承志
北京市朝陽區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學調查…………………………張明寶 張海霞 孫曉冰 張德彪
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和氯仿聯合染毒對雄性小鼠腦組織脂質過氧化及能量代謝的…………………………王明霞 趙淑華 李景舜 杜琳琳 程宇 李省三
含砷環境樣品投加比例對體外胃腸模擬系統的砷生物可給性的影響…………………………楊陽 張敏 薛培英 耿麗平 劉昕然 劉文菊
本刊關于論文中部分內容重復投稿的規定本刊編輯部…………………………
深圳市集中空調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健康狀況調查…………………………余淑苑 彭朝瓊 馮錦姝 劉國紅 林愛紅 周國宏 季佳佳 藍濤 張然
論文范文參考:飲水型砷暴露對家兔皮膚抗氧化水平影響研究
砷是目前公認的致癌物,長期低劑量砷暴露可能會導致慢性砷中毒[1]。但是關于砷中毒的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其中,氧化應激學說是學者普遍公認的機制之一。該學說認為,砷會造成蛋白質、脂質、DNA等的氧化損傷,產生自由基代謝產物,從而打破體內抗氧化平衡[2]。髓過氧化物酶(MPO)、過氧化氫酶(CAT)以及血紅素氧合酶1(HO-1)等是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酶,通過參與氧化壓力調節過程起到抗氧化損傷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抗氧化酶的水平與體內的抗氧化能力呈正相關[3];相應地,自由基代謝產物8-羥基脫氧鳥苷(8-OHd G)作為評價遠期DNA氧化損傷的生物指標在氧化應激損傷中具有一定的意義[4]。因此,本實驗對家兔皮膚組織中相關抗氧化酶類含量和活力水平以及8-OHd G含量水平進行分析,并結合家兔尿樣中不同形態砷代謝產物的含量情況,探討砷對皮膚抗氧化水平的影響,為進一步研究亞慢性低砷暴露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