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建筑工程檢測工作是施工技術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施工質量控制和竣工驗收評定中不可缺少的一個主要環節。下面是對水泥檢測工作的分析,對提高水泥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公正性,保證水泥檢測工作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水泥;質量檢測;步驟;質量控制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work is the construction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the management of an important par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acceptance evaluation 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key link. Below is the analysis of cement testing work, to improve cement testing data accuracy and fairness, to guarantee the detection work quali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oncrete; quality testing;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隨著我國建筑業的迅猛發展,施工質量是工程的生命已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而作為檢驗工程質量的唯一有效手段——試驗檢測,其重要性不容忽視。水泥是建設工程最常用的重要材料,應用極為廣泛。水泥質量的好壞,對整個建設工程的影響是事關重大的。在建設工程使用的眾多材料中,水泥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材料,也是實驗室材料檢測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檢測項目,其檢測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施工現場中水泥的正確使用和施工質量。因此,必須認真檢測水泥的質量,嚴把質量關。
一、水泥檢測的基本步驟
1.取樣。散裝水泥應在打入筒庫前從水泥運輸車上取樣,袋裝水泥應用取樣器從不少于10 袋水。泥中抽取樣品,取樣時應目測水泥是否受潮結塊,對于袋裝水泥,每次到貨時應隨機抽取。10 袋稱量其重量,計算平均重量。
2.試驗條件。試驗室溫度為20±2℃,相對濕度應不低于50%;水泥試樣、拌和水、儀器和用具的溫度應與試驗室一致;濕氣養護箱的溫度為20±1℃,相對濕度不低于90%。
3.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測定GB/T1346-2001。3.1 儀器設備:水泥凈漿攪拌機、維卡儀。3.2 將所用儀器設備先用濕抹布潤濕,稱取水泥500g,在5~10s 內倒入水中,啟動攪拌機,低速攪拌120s,停15s,再高速攪拌120s 停機。
4.測定步驟。拌好后,立即將拌制好的水泥凈漿裝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試模中,用小刀插搗,輕輕振動數次,刮去多余的凈漿;抹平后將試模和底板移到維卡儀上,并將其中心定在試桿下,降低試桿直至與水泥凈漿表面接觸,擰緊螺絲1s~2s 后,突然放松,使試桿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凈漿中。在試桿停止沉入或釋放試桿30s 時記錄試桿距底板之間的距離。整個操作應在1.5min 內完成。以試桿沉入凈漿并距底板6±1mm 的水泥凈漿為標準稠度凈漿。其拌和水量為該水泥的標準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質量的百分比計算。
二、水泥取樣的注意事項
1.水泥取樣數量符合有關規定要求。對于袋裝水泥,以同一廠家生產的同期出廠的同強度等級、標號的水泥,以一次進場的同一出廠編號為一取樣單位,取樣應具有代表性,可以從20個以上不同部位的袋中取等量樣品的水泥,經混拌均勻后稱取質量不少于12 kg;對于散裝水泥,同一水泥廠生產的同期出廠的同品種、同強度等級的水泥,以一次進場的同一出廠編號的水泥為一取樣單位,隨機從不少于3個罐車中取等量水泥,經混拌均勻后稱取質量不少于12 kg。
2.水泥存放與保管符合相關要求。將所取水泥混合樣通過0.9 mm方孔篩,均分為試驗樣和封存樣兩份,樣品取得后應分別存放在密封的金屬容器中,加封條,且所使用的容器應潔凈、干燥、防潮、密閉、不易破損、不與水泥發生反應,并分別在存放容器上加蓋清晰、不易擦掉的標記,同時標明取樣時間、地點、人員或見證單位的密封印。試驗樣應及時送到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封存樣應密封保管3個月,以備觀察及再檢測。
3.水泥取樣還要注意水泥安定性的時效性。由于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會給工程帶來極大的隱患,所以準確地檢測和判定水泥的安定性是否合格在水泥檢驗過程中也是極其重要的。但是有時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同一批次的水泥在第一次送檢檢測時安定性為不合格,但是在過幾天的第二次送檢檢測中卻是合格的。這種水泥的安定性隨時間而發生變化的情況稱為安定性的時效性。也正是時效性的存在,使得在水泥安定性的判定上往往會有爭議。
其主要原因是:水泥中低溫f-CaO的結構較疏松,在水泥存放的過程中能自動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進行消解,隨著水泥存放時間的延長,水泥中的f-CaO不斷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水化,含量不斷地減少,而高溫f-CaO的密度大,結構比較致密,且表面包裹著玻璃釉狀物質,不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進行水化,所以水泥時效性的產生主要是由低溫f-CaO引起的。另外,由于在水泥的生產過程中f-CaO的產生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在水泥配料合理、煅燒時反應徹底的情況下,水泥熟料在粉磨前和成品水泥在出廠前一定要存放一段時間(安定期),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定性的時效性的存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安定性爭議的產生。
三、水泥試驗檢測操作的控制
1.水泥細度檢驗方法及注意事項。采用45μm和80μm方孔篩對水泥試樣進行篩析試驗,用篩上篩余物的質量百分數來表示水泥樣品的細度。稱取試樣需精確到0.01 g。由于試驗篩在篩析過程中會被篩析物堵塞篩孔,在規定篩析時間的情況下,篩孔堵塞嚴重時會影響篩析結果,因此試驗篩每使用100次后要用標準樣品重新標定,當修正系數在0.80~1.20范圍內時,可以繼續使用,超出范圍則應予以淘汰,這樣才能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2.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測定方法及注意事項。《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GB/T1346-2001)標準規定,用于檢測凝結時間、安定性的水泥凈漿應為標準稠度凈漿。所以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測定一定要準確,因為一旦有誤,就會影響凝結時間和安定性試驗結果的準確性,造成對水泥質量的誤判,有可能導致不合格的水泥被用于工程,從而嚴重影響工程的結構安全。因此,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準確測定,成為凝結時間和安定性準確測定的前提。
3.安定性的測定方法及注意事項。1)代用法(試餅法):將制好的標準稠度凈漿取出,放在100 mm×100 mm的玻璃板上,做成直徑為70~80 mm、中心厚10 mm的試餅,試餅表面應光滑,且中間厚、邊緣薄;然后放入養護箱,養護箱溫濕度一定要達到標準要求,否則會影響安定性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如果養護溫度過高(大于25℃)或濕度不夠,可能在沸煮前就使試餅發生收縮裂紋。如果養護溫度過低(小于15℃),沸煮后可能會產生脫皮現象。這些都會造成安定性結果的判定錯誤。養護后的試件放入沸煮箱內恒沸180±5min,沸煮箱內的水在沸煮過程中均沒過試件,且在30±5 min內把水加熱至沸騰。2)標準法(雷氏夾法):將制好的標準稠度凈漿取出,裝滿2只雷氏夾,用刮刀刮平,次數不能太多,防止水泥漿體泌水;然后分別用75~80 g配重玻璃壓上,放入濕氣養護箱中(24±2) h后,沸煮3.5 h,測定兩試件增加值的平均值,且兩個差值不得超過4.0 mm,即可判定合格。3)在安定性測定結果發生爭議時,以雷氏夾測定結果為準。
四、結束語
水泥質量檢驗除應按照國家產品質量檢驗相關標準,規范操作外,還必須對影響檢測質量的相關因素加以控制,不斷提高檢測能力,才能保證檢測結果真實反映產品的質量水平,為社會提供科學、公正的檢驗數據和結果。